看着这矛盾重重、凶吉难辨的卦象。
顾墨的眸光深邃如渊,映照着龟甲上明灭的星纹和铜钱幽幽的黄光。
这一刻。
顾墨从未那般迫切的需要实力,也让其心生速冲五境的念头。
可是。
修行不是过家家。
就说那七日缠绵,顾墨虽大半时间花在这上面,可修行却从未有一日断绝过。
凡尘七境:五境,不灭境。
不灭境,又叫不灭皇境,斩我明道境。
这个境界,除了自身底蕴要足够之外,更是要凝聚出“不灭道果”,如此方能踏入此境。
有诗赞曰:
斩我明道,方见真我!不灭皇体,万劫难磨。
当然。
这只是一般修行者,或者武夫所走的道路。
儒、释、道,三教,有自己独特的修行体系,破境的方式各不相同。
就好似:儒道。
儒有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用白话来讲,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
这三不朽里,当以立言,最为简单。
《文心雕龙·章句》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顾墨的师兄公孙羊,不就是着书而结“道果”,一步踏入五境之尊嘛。
这一幕,可是顾墨亲自看在眼里的。
其后。
夫子又专门为顾墨梳理过一遍他的儒道修行体系,让其感悟更加深刻。
“如今,儒家修行体系有二,一是走老路,证:三不朽;第二条,就是走修功名之道。第二条最好走,借皇朝气运,修持己身,官越高,进境越快。”
“但可惜,也不是没有代价。”
顾墨想着老师对于修功名一道的评价,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苍凉,仿佛跨越了漫长岁月,沉淀着无数前人的血泪。
那一日。
桃花园里,墨竹林内。
老夫子在授课。
“功名一道,进境神速,确为捷径。”
老夫子的声音平缓,仿佛在阐述一个与己无关的道理,“然皇朝气运,煌煌如天威,亦沉重如枷锁。你借它一分力,便染它一分因果,承它一分重负。官位愈高,权柄愈重,这因果与重负便愈发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