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的心理价位确实是一千万。
\n
“嘶——”
\n
方规一拍大腿,端着碗站起来,一脚踢在沙发上。
\n
“完蛋,上了这假洋鬼子的当了!沈总这是用一千万买了一家口腔医院!”
\n
“为什么这么说?”
\n
李笃发现她在生意上似乎总跟不上圆圆的思路,也可能她过分关注那双红得几乎要滴出血的薄唇,脑子转不动了。
\n
太凉了。
\n
晚上不能吃太凉的。
\n
“你等我想想,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n
方规把剩下半碗冰沙放在茶几上,但几乎刚放下又抱起来,一边整勺整勺吞着冰,一边重新梳理整个过程。
\n
首先,沈晓睿是带着需求来的,来的第一次便跟何疏影主动提及要帮她介绍高端客户——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示好,看上去有点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味,沈总先软化了何疏影的戒心。
\n
何院长出国是确定了的事情,沈总为什么不等何院长回国,着急派扎某(Zach)和徐峥嵘对接呢?其一,传达需求,释放友好信号;其二,探明医院的人员构成,决策架构。
\n
除上述两点,还有很重要一点:容客量。
\n
何氏口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没有租金成本,何氏有自己的房地产。
\n
可它同时制约了何氏,何氏只能锁定高端以及非常高端的客户群体,因为它的容客量有限。
\n
虽然何疏影一直焦虑客户来源,可是如果客户超过何氏的极限,何氏接不住的。
\n
而且,何氏的招牌是大小何院长,这俩人的时间和精力同样有限,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做手术,分分秒秒都有时间接待客人。
\n
方规本也计划下一步让何疏影精简客户群体,她给何疏影洗脑的目的不就是给何院长灌输“重质不重量”的理念吗?
\n
现在,再反过来看沈晓睿最初形同示好的提议:沈总跟何院长说,我可以帮你介绍高净值客户。
\n
如果说这个提议不是示好,而是沈总手里确实有这一类客户呢?
\n
沈总没必要从一家规模有限的小型口腔医院赚取可怜巴巴的咨询费。
\n
但是沈总可以向自己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n
“太鬼了,沈总个假洋鬼子!”方规丢下空碗,攥拳砸向自己的脑袋,“我还是太年轻了!啊!”
\n
李笃眼疾手快在方规砸第二下前握住她,“你做得很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