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皇位是顺理成章的,绝非不正当手段。
但显然,大哥并不接受我的解释。我深感忧虑,担心我们兄弟之间会发生类似唐朝李世民与兄长间的玄武门之变那样的悲剧。
因此,我恳请皇帝陛下能劝导大哥崇德,让他不要再为难我,一切遵从父皇的遗愿,以确保大和的平安康泰。”
赵桓听后笑了笑,心中暗想:我怎会让你这后世欺压我华夏的大和国平安康泰?你真是想多了。
不过,此次亲临大和国,赵桓亲眼目睹了该国因他的政策而人丁凋零的现状。沿途所经村庄,半数以上几乎空无一人,大量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这的确是他此前所期望的。
他的目标就是将大和国变成一个鬼国,除镇守的大宋将士外,让大和人在此销声匿迹。年轻女子全部送往大宋生育,老人任其自然淘汰,年轻一代长大后,女子送往大宋成为英雄母亲,男子则送去修运河或南洋耕种。
总之,不能让他们留在大和国。而被送去的地方,他们衣食无忧,且有军妓官妓解决生理需求,因此他们不会反抗。
因为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只等待自然淘汰的那一天。由于他们无法成亲,也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更无需为成亲而承担家庭责任。
大宋提供的财富足以保障他们的晚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考虑成家立业、养育后代,这正是赵桓此前精心构思的行动方案。
如今,局势发展到关键节点,即鸟羽天皇的两个儿子——崇德天皇与后白河天皇之间的冲突。历史上,这两场战斗的规模都不大,双方参战人数均不足万人,影响范围有限,战争持续时间也极短,仅数日便告结束。尽管后续爆发了一些大规模叛乱,但均被迅速平定。
赵桓的目标是通过战争加速大和国的衰败进程。他来到大和,意在引发激烈的战争,从物理上消灭更多人口。
因此,面对后白河提出的请求——劝说崇德天皇勿与他对抗,以维护大和国的安宁,赵桓虽相信若参与其中,后白河的愿望不难实现,但这显然与他的计划背道而驰。然而,赵桓并未多做解释,只是点头表示知晓。
见赵桓无意插手,后白河天皇识趣地退去,但此事很快传到崇德天皇耳中。此时的崇德天皇在大宋太医的治疗下,已度过危险期,病情开始好转。得知此事后,他焦急万分,请求面见大宋皇帝赵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