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就应该是寄生兽的食物,之后还可能需要圈养起来。
刘宏看着电视,心里清楚,虽然电影中这三种寄生兽代表寄生兽面对人类的三种态度。
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寻找与人类“共处”的方式。
在电影《寄生兽》里,乍一看,似乎只有市长候选人这一批寄生兽对人类充满恶意。但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市长候选人这类寄生兽,采用的是直接猎杀的策略。
它们将人类当作食物,毫无节制地捕食。在这种猎杀模式下,人类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不仅生育率大幅下降,新生命难以诞生,而且大量人口或被猎食,或遭寄生。
长此以往,人类必将走向灭绝。一旦人类灭绝,这些寄生兽也将失去食物来源,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
再看田宫这一类寄生兽,它们采取的是看似温和的策略——试图通过繁衍出人类后代,与人类和平共处。
但这背后真的是出于善意吗?
田宫和另一只寄生兽成功孕育出人类后代,这一实验若持续成功,就意味着它们能构建一种“可持续”的食物供应体系。
表面上是和平共处,实际上不过是将人类变成了源源不断的“寄生食材库”,是一种更为隐蔽、长远的统治手段。
对比这两种策略,不难发现,无论是市长候选人的直接猎杀,还是田宫的“和平繁衍”,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寄生兽对人类的控制和掠夺。
在思考寄生兽对人类的威胁时,小右同样不容忽视。起初,小右和其他寄生兽目标一致,试图占据泉新一的大脑,完成对其全面操控。
然而,或许是得益于主角光环,又或许泉新一本身就比常人更加敏锐警觉,在小右即将得逞之际,新一成功阻止了这场寄生行动。
小右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寄生到泉新一的右手上。
寄生在右手上的小右,意外发现能与泉新一的身体协同作战,借此在这艰难处境中谋得生机。
但这绝不意味着小右放弃了彻底寄生人类的念头。
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小右大概率会毫不犹豫地抛弃现有的共生模式,转而寻求对人类个体的完全寄生,满足其作为寄生兽的本能诉求 。
即便小右与主角泉新一达成了看似共生的关系,也只是出于无奈之举。
在整个寄生兽群体里,像小右这般“妥协”的个体极为罕见。
绝大多数寄生兽,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