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要把那三个孩子留下来?”
小九和鲁康没想到他们一天之内还能吃第二顿,晚饭吃得小心翼翼,不敢多拿,郑大娘看不得这番吃饭别扭的样子,劝他们想吃就吃。
饭后两个孩子争着洗碗收桌子,跑去篱笆空地查看猪圈牛栏,篱笆院门落锁,豌豆和黑豆一边朝人凶一边摇着肥嘟嘟的屁股逃跑,被赶到笼子里。
两人把能干的活都抢着干了,在郑则的安排下,忐忑地回小房间睡觉。
郑老爹和郑大娘在火塘旁烤火说话,等郑则坐下后,郑老爹开口问道。
郑则摇头,养三个人可不是小事,他不敢如此随意做决定。
郑大娘叹了口气:“半大的孩子确实不好养,吃得不少,又不像成人一般有那体格和力气。好在两人手脚还算利索。”
给口饭吃还不成,得管孩子吃穿,穿得破破烂烂、脚掌生疮也不是个事,回头干活没干成还得花钱医治。
“我瞧那小九嘴巴是个能说会道的,就不知道品行如何,鲁康倒是十分老实。”
郑则回想当初选择小九帮忙打探消息的情景,那草帽就是他故意掉的,小乞丐没昧下,但也和他设想的一样,还了帽子要顺走钱袋子,人是有些精明滑头,但若不如此,他没爹没娘的,长不到这么大。
况且他还有个十分珍重的弟弟,人坏不到哪里去。
“阿爹,村里有人卖水田吗?”
中秋节阿爹决定要买田,近来也留意打听,临近秋收一般不会有人放出卖田的消息,不知入冬后情况如何。
郑老爹:“没闹灾荒没欠债的,村民不会轻易卖田。不过村长给我说,林昌义是有跟他提过,他婆娘想送孩子去镇上学堂读书,打算卖两亩田凑凑钱,让孩子去试一试。”
“人家也还没正式放出消息说要卖。”
郑则:“那正月就得去了。”如今已经入冬,错过十一月,只能在农事未起的正月入学。
郑大娘说:“嗨呀,你等人家放出消息,别说热乎的,冷的你都吃不上一口!”她想了想,拍掌决定:“明日我悄摸着去找林昌义婆娘问问。”
她追问了一句:“你俩先给我说说,打算给多少钱,超出多少不买?”
这没有明确价格,要看水田位置,还看田地养得肥不肥,一般水田价格在二到五两银子。林昌义他们家田多,不难不灾的定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