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摆设整齐,磨损严重的衣柜半开着,她肚子饿的咕咕作响,身上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我同意嫁人了,快给我拿点吃的。”
声音细若游丝,屋外无人应答。
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有人开门,周冷打眼看去,是家里的厨娘,她面带疼惜的说:
“小姐,你就听老爷的话,把饭吃了吧。再这样下去你就饿坏了身体,到什么时候身体是自己的。”
“扶我起来,我没有力气了,我好好吃饭,你告诉我爹,我同意嫁人了。”
厨娘听到这话脸上笑的真切。
当热乎乎的食物填充进空虚的胃,周冷才觉得活了过来。
当日晚间,周冷便被带到了餐厅用饭,说是餐厅,也不过是一间土屋。父母对她的乖顺和安静很是满意,言语间都是她长大懂事了,父母不会害她。
周冷自从和家里说了同意之后,她倒是能走出房门,但是不能走出家门。平日里她会到弟弟的房间去看他的书和报纸,也算仔细了解了现在的形势。
军阀乱战,但是吴家所在的地区还算平静,土地肥沃,至少没有衣衫褴褛,布不遮体的难民。
吴晨敏的未婚夫是家里行四,他们家世代行医,开了县里最大的医馆和药铺。
近代受西方文化冲击,张家的四儿子,也就是原身的未婚夫张守合,五儿子张守义都去的新式学堂,听说张守和还去了北市学了洋大夫的本事,如今在县里新建的医院工作。
周冷在家中数日就理清了家中关系,祖父一共有三女一子,其中三姑姑嫁给军官当了姨太太,这也算是吴家的靠山之一,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有枪才硬气。
吴家虽不像张家那样世代行医,但这一代却发展很好,原身父亲吴凤军经营一家饭店,饭店七成收益都给了当军官的三姐夫,剩下三成也让他们家生活富足,家里还有豆腐房,菜店等一些小店面,这些都是原身的祖父打理。
原身母亲陈秀婷是封建礼教下长大的女子,讲究的是夫唱妇随,相夫教子,她头胎生下女儿,但没满月便夭折,二胎生下吴晨敏伤了身体,又过了四年才生下儿子吴晨瑞,她对儿子视若珍宝。
原本吴晨敏去读书,母亲陈秀婷是不同意的,她觉得女儿学会了绣过针线,厨艺家务就可以了,是吴凤军坚持她才不再多说,暗地里也让原身学了针线处厨艺,将来到了夫家好伺候丈夫公婆。
这婚事能成原因很多,其一是因为吴晨敏读了新式学堂,其二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