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中的还快了点儿呢”。
这时候我拿出手机给爸爸妈妈展示,居然是“秒表”工具,原来我从刚开始排队时就已经打开秒表计时了。
此时秒表的显示停留在50分23秒上,排队这么久,真是受罪了!
上船后第三站茭芦田庄码头我和爸爸妈妈都没敢再下船,而且整船人也没有一个愿意再下船的了,全部坐船继续走,实在是排队排怕了。
现在爸爸妈妈都知道了,其实我才是家里“最严谨的人”呐!
--------------------
第4311天(2023年5月1日,星期一)——哪一种社恐
我跟同学玩游戏总是大呼小叫,时而对同伴大声指挥,时而惊叫连连,时而又开怀大笑。
妈妈就说我是“社恐”,但不是“社恐”本身的那个意思,而是“社交恐怖分子”,比“社牛”还牛。
“社恐”这个词挺有意思,可以解释成“社交恐惧症”,也可以解释成“社交恐怖分子”。
一个是指绝对内向,一个是指绝对外向,两种含义完全对立,充满矛盾性。
其实我也是具有“矛盾性”的,我在熟人面前就很外向,而在陌生人面前又超级内向,可以说“社恐”的两种含义都可以用来形容我。
就像前天在酒店,爸爸让我试着给前台打电话要一双拖鞋,想锻炼一下我的交流能力,结果我愣是没敢。
后来爸爸又让我开门取外卖,我听说是“机器人送货”才勉强去取了。
今天在蜜雪冰城买饮料,妈妈又让我自己去点单,我都不太敢大声告诉店员自己想要什么。
也加上那个女店员态度比较生硬,后来我面对“饮料要不要打开”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也是磕磕巴巴,把妈妈给逗坏了。
其实妈妈是故意不帮我下单,就是想让我自己锻炼一下跟陌生人说话。
结果平时在爸爸妈妈和同学面前超外向的我这会儿连话都说不利索,这表现是“社交恐惧症”无疑了。
所以说,我一直都是“社恐”,时而是“社交恐怖分子”,时而又切换到“社交恐惧症”。
当前状态下到底是哪一种“社恐”,取决于身边的人和环境,这也给我的性格和人设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
第4312天(2023年5月2日,星期二)——分享旅行体验
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