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气就全发到柱子兄妹俩身上了,他爹又觉得欠小媳妇的,在家对小媳妇百依百顺,这有了后娘当然也就有了后爹,不然老话说宁要讨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二婶子说完后又深深叹口接着道,“他小姨是个好生养的,五年生了三个儿子,兄妹俩这十多年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前段时间给他妹妹找了一户人家,人家给五两银子做聘礼,他小姨收了聘礼却不准备给陪嫁,柱子从小跟着村里李老头上山打猎,上次全村打猎柱子藏起来3两银子给了妹子做陪嫁,结果他小姨知道了大闹了一场要回了那3两银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莲花村有一个规矩,集体冬猎后大家就开始猫冬了,不上山了。柱子没办法自己一个人就又上山了,妹妹不放心跟着去了,兄妹俩昨天没打到大的猎物今天上午打了两头鹿本来很开心,结果回来时碰到三只野猪,妹妹受了些轻伤,柱子让野猪獠牙给把肚子拱出一个大口子,肠子掉出来一截。
兄妹俩都是能干人,这多年来家里活计都是兄妹俩在做,兄妹俩可能觉得亏欠小姨的,任劳任怨什么苦都能吃,结果兄妹俩的退让却养大了家人的胃口。
刘二婶子边说边感叹,老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小安氏太贪心了。
碧云听了刘二婶的话就有种不好的预感,那重的伤夏柳不一定能治好,这个小安氏会不会来个碰瓷。
“二婶子,李家有没有再去请个大夫来?”
“您家那位小大夫昨天一去看了那个情况就让去镇上请了,小安氏的娘家离镇上近,我公公做主顺路把柱子外祖家请来。哎,昨天小安氏不给银子我公公让我当家的从家拿了银子。”
“村长爷爷是个心善的人。”碧云真心夸道,莲花村的村风不错村长占很大的原因。
一句话打开了刘二婶的话匣子,又给她们说起了村里一户特别困难的人家,男人征兵走了,小叔子在县里杂货铺做伙计,老太太又是精明人,日子不好不坏能过得下去。天有不测风云,前年冬天杂货铺东家给了五两银子,把人给送了回来,五两银子花完还又把家里积蓄搭上,病也没有看好,虽说救急不救穷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饿死呀,所以每年村长爷爷都给送一麻袋粮食过去。
中间春桃给加了两次水,刘二婶子要是在现代能说评书。
刘二婶说的开心,刘二叔和小宜相对来说就有点沟通不畅,刘二叔说田地收成,小宜这段时间对农事正感兴趣,连连发问,问的刘二叔直冒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