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抽奖转盘彻底没了踪影。
不过,取而代之的新功能,却让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今能够指定购买文臣武将!
虽然价格高得离谱,可一想到能将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贤才良将招致麾下,为大秦所用,苏长青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除此之外,系统商城还出现了大量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物品。
比如水稻种子、大豆种子、土豆……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在苏长青看来,却蕴含着改变大秦命运的巨大能量。
粮食产量的多寡,直接决定了皇朝人口数量的增减,而人口,正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
在古代王朝,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紧密相连,须臾不可分割。
粮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国家运转的基石。
风调雨顺时,肥沃的田地里,嫩绿的稻苗、饱满的麦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收获的季节,打谷场上堆满了金黄的稻谷、饱满的麦粒,粮仓逐渐被填满,这是一家人乃至一个村庄安稳生活的保障。
这样的年景下,百姓们安居乐业,有足够的粮食养育子女,人口自然稳步增长。
一旦遭遇天灾,干旱使得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洪水汹涌,冲毁农田和房屋,粮食瞬间化为泡影。
百姓们食不果腹,为了一口吃食,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荒。
老弱病残者难以承受饥饿与奔波,在流离失所中失去生命,人口数量也随之锐减。
对于国家而言,充足的粮食储备意味着稳定的民心。
当粮食富足,国家便能招募更多的劳力修建水利、修缮城墙,推动经济发展。
还能养活更多的士兵,巩固国防。
可要是粮食短缺,百姓吃不饱饭,就容易引发社会动荡,人口也会因为饥荒、战乱而大量减少。
在大秦这片土地上,粮食问题更是关乎国运。
苏长青深知,若想让剩下的四千万人真心认同自己,让大秦走向真正的繁荣,提高粮食产量刻不容缓。
这些新出现在系统商城里的农作物种子,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苏长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面推行各种新农作物的种植。
大力提高大秦皇朝的粮食产量储备,为下一步人口爆发做准备。
对于那一些生孩子生得多的家庭,给予免税并能够获得田地。
大秦皇朝很大,需要足够多的人口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