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超过10万名鬼子一起被埋葬在了自己亲手建造的地下城中。
长江对岸。
千钧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他一直炮击到第2天清晨,才命令各部队开始渡江,光复金陵城。
与此同时,航空师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肆意出击,在江浙两省不断展开空袭,给鬼子正在撤退的部队造成巨大伤亡。
由于主力部队已经被歼灭,所以江浙两省的鬼子残兵并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的抵抗,反而争先恐后的后撤逃跑,直到抵达长江的出海口,沪城。
4月18日。
千钧带领4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火箭炮师,仅仅花费半个多月的时间,便光复江浙两省大部分区域。
此时的金陵城,也完全处在了新一集团军的掌控之下。
这是自从两国全面战争以来,国军首次光复原来的首都,带来的不仅仅是军事意义,政治意义更加深远。
总座陈正奇在听到这一消息后激动的连续两晚上睡不着觉,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犒赏陈峰了。
毕竟金陵不仅仅是原来的夏国首都那么简单,还是陈家的龙兴之地。
此战胜利之后,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够返回老家,重新建设这座城市,所有陈家人都对此感到欢欣鼓舞。
不过在这之前,陈峰还有一个重要难题需要解决。
那就是向东撤退的鬼子并没有离开夏国,而是全部汇集在了沪城。
现在夏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可不是“北上广深”,而是被称为“上青天”的三大城市,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离不开沪城。
它是毫无疑问的经济龙头,也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跟金陵城不同的是,沪城直到现在还保留着相当庞大的人口,他们绝大部分是百姓,也有很多是外国侨民。
虽然总数量无法统计,但陈峰估计有350万左右。
其中光是租界区域就有超过300万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新一集团军不能对市区进行狂轰滥炸,更不能动用列车炮这种大杀器,否则杀死的平民都比鬼子多。
而鬼子也正是利用陈峰投鼠忌器的心态,不光大肆修建防御工事,准备跟新一集团军打巷战,更是通过运兵船不断的向沪城增兵。
在千钧带领第二军光复江浙两省的这段时间,沪城内的鬼子一边补充兵力,一边收拢溃兵,使得守城部队的兵力暴涨到了18万。
不出意外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