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大院,一定也要不少好的做法。今天咱们就先不说了,后面我会慢慢观察学习。”
“我老家是门头沟的,这次搬过来我带了不少门头沟的特产京白梨。劳烦三位同志陪我走一趟,认识认识咱们院里的邻居,行不?”
易中海他们三个听宋远的意思是这事翻篇了,心中总算踏实了一些。易中海连忙赔笑道:“宋干事,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这也是我们三个应该做的。”
宋远点点头,从旁边拎出一袋子京白梨、一小袋水果糖,问道:“咱院子有多少户啊?我这还有二十来斤京白梨,不知道够不够!”
刘海忠和阎埠贵连忙上前,一个拎起京白梨、一个拿着水果糖,阎埠贵笑着说道:“够了够了,我们院十八户、八十几号人,肯定够了。”
宋远转过来看向易中海:“易中海同志,麻烦带个路?”
易中海这时脸色也基本正常了,笑着说道:“宋干事是讲究人,我来带路!”
于是从前院开始,每进一家门易中海都热情的介绍:“这是咱街道办事处的宋干事,今个搬到咱们院里了。”然后再给宋远介绍这家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什么的。
跟在宋远后面的刘海忠、阎埠贵就自觉的发京白梨和水果糖,让宋远想着怎么跟上辈子领导慰问群众一样!
住户们一见三个大爷忙前忙后的,宋远则空着手一副领导模样,再听易中海介绍是街道办事处的干事,都对宋远敬畏了三分。
前院转完来到中院,宋远心想着可要好好看看了。这禽满四合院的故事可就是围绕着这里发生的。
到了中院,易中海隔老远就喊着:“柱子、柱子,在家不?”中院正房里传来了一声“在呢,一大爷!”随后门打开,出来一个看上去二十八九、穿着一身脏不拉几的棉袄的青年,正是何雨柱。
实际上何雨柱今年才22岁,不知道是不是天天在灶台前烟熏火燎的缘故,看上去说三十大家也信。
何雨柱出来一看,一大爷易中海弯腰打头,宋远走中间,后面二大爷刘海忠和三大爷阎埠贵则一左一右拎着袋子跟着,就笑着说道:“一大爷,这谁啊?架子这么大让你们三个大爷当跟班!”
易中海听了这话气的脸通红,狠狠瞪了何雨柱一眼,厉声说道:“柱子,别胡说!”又转过来对宋远说道:“宋干事,这是中院的何雨柱,我们轧钢厂的大厨!家传谭家菜也擅长川菜,这两天我做东,请宋干事尝尝柱子的手艺!”
宋远笑眯眯的对着何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