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事件。
一个县,7万人。
本县报考4万人多点,知青3万来人全部报考,本县人口录取3万来人,知青录取3人多人,知青只有1千来人没有考上。
这一下录取,算是抽走了全县95%得青年和壮劳力。
不过留下来的,也不会太差。
这算是个奇迹。
要不是有人压着,估计就上报纸了。
所有人就在家里待上一个来月的时间就要出发去学校了。
年都没有过。
嗯……现在也不兴过年。
而且也好多年没有过过年了,很多人估计都忘记有新年这个节日了。
1月20日,沈河给市里公交公司打了电话,让他们派车前来拉人去市火车站。
一大半的人要奔赴东南西北。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分到了省会大学。
这些人放假的时候,还能回家看看。
各自揣着车票上了接他们的客车。
沈河没有其他说的,只有一句话。
好好学习 不忘家乡 报效祖国。
很多人都是含着泪的。
开始的时候他们很不明白为什么都那么累了,沈河还让他们学习看书。
而且一天都没有让他们放松过。
现在很多人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已经明白了,也有人在考试奋笔疾书的时候明白了。
他们得感谢沈河。
要不是他,他们这些人估计就得和隔壁县的那些二傻子一样看着卷子只有哭泣的份。
很多人甚至十来年没有看过书,别说让他们考初中的知识了,就是小学的知识能及格就不错了。
不得不说,沈河在同心县弄出来了一个奇迹。
好在现在大学够空旷,不然真装不下这么多人。
一批一批的人送上车。
沈河能说的始终是那句话,好好学习 不忘家乡 报效祖国。
然后拍拍流着泪的肩膀,让他们路上小心点行李,要是有一路的,要互帮互助。
不管大家是什么大队的,出去了以后,都是同心县的人。
沈河连续送了4天。
才把所有要上大学的人都送走。
揉了揉这几天快要笑麻的脸,抱着女儿找游梦琳说话去。
媳妇这几天也累的很。
去市里开了2天的会回来,精神都没有多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