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既然大家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别的不说,大家先到住的地方吧。”
老书记说着带着大家上了半山坡。
这里一长溜的窑洞就是给大家的。
中间被土墙隔开。
一半是男同志的,另一半是女同志的。
反正窑洞就这么多,一个窑洞可以住10个人,现在男女基本一半。
现在足够住了。
又带大家看了看锅灶。
一排10个锅灶,只有1个灶上有锅。
想要用其他的锅,可以去公社或者县里的供销社去买。
他们所有人的粮食已经领了回来。
只有3个月的。
现在刚是1月,正好到3月,然后大队再去领一次,又是3个月的。
到了6月多点的时候,夏收就开始了。
夏收后,就不用批粮食下来了。
至于能不能吃饱……这是个问题。
(可以参考一下血色浪漫下乡的一段,真吃不饱。)
上面能做的,只能这么多,提供半年的粮食。
再多就没有了,如果有意见,那就看看《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
一个人一个月32斤粮食,三个月就是96斤。
其中白面只有10斤,小米15斤,剩下的,40斤是高粱面,31斤玉米面。
不过很多地方都偷偷的把白面和小米全给换成了高粱面。
但是沈河这里却没有这么做,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团子公社还不缺这点东西。
每个人都领了自己的粮食。
至于冬储菜他们就没有了。
不过可以用钱向大队购买。
价格和城里的价格差不多,
土豆一斤也就2分钱,白菜5斤2分钱。
萝卜什么的,基本上都淹了咸菜。
要是要的话,也可以卖给他们一些。
这就稍微贵了一点,一斤也差不多得3分到5分。
因为有盐。
萝卜不贵,盐贵。
还有腌制的辣椒,胡萝卜,豆角什么的。
有些人不差钱的,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别的先不管,每天都有拖拉机往返城里送货,他们也可以坐上车跟着。
反正回来的时候,也就是社员要什么,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