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细细研读,而萧宥之则负手立在一旁,时不时的给她解释道,“那日你曾跟我抱怨,说五千两银子实在太过沉重,清点搬运甚是麻烦,要是能用钱庄的存票直接交易就好了。”
“你还提起你在西域的商队,担心他们携带大量银钱,路途遥远实在危险,所以让他们尽可能换成货物回来,可这样就增加了不少风险,极考验领队者的眼光,若是选择的货品卖不出去,那这一趟就会跑空,要是能在西域换好银钱,直接存下就好了。”
孟昭从纸页间抬起头来,眼中带着几分讶异:“我不过是随口抱怨几句。”
“可你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得,且都细细思量过。”他忽然俯身,与孟昭四目相对,“你不必觉得委屈,这'汇通天下'要想做成,除了需要海量银钱支撑,东家的信誉更是重中之重,虽说你手下的产业蒸蒸日上,但比起经营数代的萧氏,终究差了些火候,纵使你有千般妙想,单凭一己之力,也难成此局。”
孟昭当然没有委屈,因为她从前想的都是要是有家银行就好了,却从没想过自己开家银行,因为开设一家这样的银行,不仅需要巨额启动资本与雄厚实力,还需要严密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广泛高效的分支,强大可靠的安全保障。
而这些东西,都是她现在欠缺的,可萧氏的分支不仅遍布全国,还拥有强大的运输网,从前她就佩服过萧家对于各地酒楼的掌控,因为萧氏手底下有一批优秀且忠诚的核心管理团队,所以如果萧宥之真的想将这份企划书落实下去,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孟昭的声音有些颤抖,“那你给我看这些是什么意思?”
“自然是邀你入伙,这些年,京中与西域的商贸往来日渐频繁,像乔家那样组建商队西行的商贾越来越多,这些人对银钱存取、异地兑付的需求与日俱增,潼关,兰州,武威,甘州,酒泉,这些沿途重地,我需得亲自去探探路才成。”
孟昭伸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重新审视手中的企划书,这份文书事无巨细,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想来他一定筹备良久。
然而以她现代人的眼光审视,这份计划书仍有许多局限,执笔之人显然被这个时代的思维所困,构想中的“汇通天下”不过是个能异地存取的大号钱庄罢了,主要收入来源依旧来自放贷,而且在存票的防伪与验证技术上,还有些语焉不详,显然还没找到稳妥的办法。
如果她能以现代金融理念加以完善,比如开发理财服务、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开展股权投资,尽可能的去扩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