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中。
\n
崔萦则是在山阳大长公主府上住。
\n
大长公主极为疼爱幼女,依照公主府的权势,她根本不用走贡举这条路。
\n
也有人问了崔萦:“娘子是大长公主爱女,又与圣人、裴娘子有旧,想要一个官职何其轻松,何必如此呢?”
\n
崔萦理所当然地说:“我是大长公主之女,更应该做一个典范。”她的身份让她走在前头可以少去许多谩骂声,不必像贫者、困者那般受辱。越是如此,她越应该踏上那一条路。虽然圣人身体早就在裴裴调理下大好了,但幼时印象留着呢,她们努力一点,圣人和裴裴也轻松些。
\n
过去贡举有考功员外郎主持的,但至圣年间,贡举从吏部转移到了礼部,由宰臣加知贡举头衔,主管贡举事,旁人也插不了手。各州县送来长安的小娘子数目其实不及士人,但至少这条路对她们来说不再闭塞。
\n
宫中,裴琢玉与宁轻衣对坐下棋,指尖摩挲着黑子,眼前着身陷重围,她索性手一松,啪嗒一声响,棋子落回了盒中。
\n
“往岁只录二十几人,就算稍微放宽要求,也不会有太多。从州县千里迢迢来长安参与贡举的小娘子,家中未必还愿意给她们第二次机会了。”
\n
工部那边在卢参玄的指导下,改进了印刷术和纸张,使得书价降下许多,但想要谋仕途不是认识几个字就可以的,必定是长久地投入。来长安参加贡举的娘子大致都出身士人家庭或者富户,但这些人的“开明”也是有限度的,给女儿的必定不如儿子多。倒是那些死了夫婿的妇人可以当家做主,来尝试一次。
\n
“人在长安,总比在家里自由,回与不回,选择也多了。”宁轻衣道。如果是在家宅中,可能直接被禁足,但人在长安,家中带来的压迫到底没那么让人窒息。抬手让人将棋盘撤下,她道,“但如何保障她们的自由呢?”
\n
长安物价可不比穷乡僻壤,居之不易,家中完全可以用钱财来做要挟。
\n
“金花帖未必人人都能得。”裴琢玉想了一会儿,温声道,“集书馆中需要刻印的书需要人来校对,到时候可以请她们来。再不济,也能够到昭文寺学馆中做讲师。”集书馆之名想必士人们都知道了,但小娘子们比起厚脸皮的士人们更容易情怯,生活使然,但毕竟不好。
\n
宁轻衣扬眉,莞尔一笑道:“让平阳和阿萦她们一起去做。”
\n
这是开天辟地般的创举,可录取人数摆在那里,注定能够抵达顶峰的也只有寥寥数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