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琼笑着应下,然后和大叔道别,带着众人离开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春琼立刻投入到鱼庄开业的最后准备工作中。白芷、白茯和天冬等人也忙得不可开交,将鱼庄布置得井井有条。
玉州买回来的海鲜都是活的,春琼将其放入到鱼庄大堂内的水池里养着。郧乡县汉江里的鱼也按时送到,如今都在水池里养着。
终于到了开业的日子,清晨的阳光刚洒进京城,鱼庄门口便已张灯结彩。春琼身着崭新的服饰,笑意盈盈地站在店门口,身旁白芷、白茯和天冬各司其职,指引着陆续到来的宾客。
锣鼓声中,鱼庄正式开张。瞬间,食客们如潮水般涌入,大堂里座无虚席。伙计们穿梭在桌椅之间,端着热气腾腾的鱼锅和烤鱼,一道道鲜香麻辣的鱼被端上餐桌。
赵旭说到做到,正午饭点刚到,他就带着一长串翰林院同僚来了。
春琼连忙迎上去,赵旭对春琼道,“师妹,这是翰林院的同僚,专门来品尝你这特色鱼的。”
春琼拱手行礼,“欢迎各位大人,大人里面请。”春琼亲自带着人到二楼雅间。
在雅间里,翰林院的官员们刚一落座,目光便被墙上春琼特意布置的垂钓图吸引,纷纷议论起来。春琼微笑着吩咐伙计上菜,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鱼锅和色泽诱人的烤鱼端上桌来,醇厚的香味瞬间弥漫整个雅间。
“这鱼味道果然独特!”一位留着长须的官员夹起一筷子鱼肉,入口后赞不绝口。赵旭笑着看向春琼,“师妹,你快给大家讲讲这鱼庄的门道。”
春琼落落大方地介绍道,“各位大人,这鱼锅用的是郧乡县汉江里的鲜鱼,搭配麻椒,不仅祛湿散寒,更能激发出鱼本身的鲜美。当然,不喜麻辣的有酸菜和酸甜口味的,诸位大人可根据口味挑选。烤鱼则选用琼州运来的海鱼,经炭火烤制,外酥里嫩。”官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对春琼的独特心思表示赞赏。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指着鱼锅说道,“此鱼不仅味美,更让我想起《诗经》里‘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这鱼庄倒颇有文化底蕴。”众人纷纷点头,话题逐渐从美食延伸到诗词文化。
春琼见各位大人吃的满意,便不再打扰,悄悄退出房间。
刚回到一楼大堂,就见一群人围在鱼庄门口打量,她心中一惊,怕有人闹事,连忙走出去查看,其中一个人她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那位来自琼州的大叔。
春琼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