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让他们按照这个样子建造。”
白芷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眼中满是赞叹,“姑娘,您画得可真好,这木屋要是建起来,肯定特别漂亮。”
春琼笑着说,“光漂亮可不行,还得结实耐用。你把图纸拿给工人们的时候,跟他们说清楚,一定要保证质量。”
白芷应了一声,拿着图纸转身准备离开。刚走到门口,她又突然停下,回过头来,有些犹豫道,“姑娘,赵二公子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是不是该去谢谢他呀?”
春琼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你说得对,最近这段时间,确实劳烦了两位师兄不少。等这几天把试验田水稻插秧的事情安排妥当,我们就去拜访,好好谢谢两位师兄。”
白芷又问,“姑娘,赵大人三位公子,我们在京城已经见过两位了。三公子怎么自去年回乡赶考,之后就再没消息了?他考试结果如何?不见他回均州,也不在京城,难道一直在陇西老家?”
春琼再次愣住,确实好久没有赵三公子的消息了,这一年多来,差点都要忘记这个人了。
“陇西赵氏学堂很有名,他…可能是考完试,就直接在赵氏学堂继续学习了,说不定等下一场科举时,他就来京了。”
“哦,我看在均州时,三公子与姑娘挺熟识,我以为你们会有联系呢。”白芷道。
“陇西不管是到京城还是到郧乡县,距离都远,消息传递不便,没有紧要的事,何必浪费人力物力。”
“好吧。”
白芷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希望三公子一切都好,别出什么意外才好。”说完,她便拿着图纸出去了。
春琼坐在书房里,心里却不禁想起了赵三公子。那位傲娇又有点中二的公子,短暂相处,却也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却音信全无,她的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春琼轻轻叹了口气,他不回父母身边,也许是有自己的打算吧,每个人的志向不同,但不管怎样,都希望他能平安。
白芷和天冬忙着皇庄搭建木屋的事,春琼开始准备虾田插秧。
虾苗下田已经十来天了,基本适应新的环境,如今已是四月中旬,该插秧了。
水稻育苗春琼还是用的大棚,将种子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盖上薄薄一层有机肥,以油纸覆盖。经过了二十多天的生长,嫩绿的秧苗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
四月十六,天气晴朗,温度适中,春琼带着人早早来到大棚,和佃农们一起,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