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御史这番慷慨陈词,如重锤般砸在众人心中。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对秦尚书的行径议论纷纷。
秦尚书听闻此言,冷汗直冒,连连磕头,“陛下,赵御史所言不实,是他蓄意污蔑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至于那烧尾宴纠纷,不过是当时冲动之下的些许误会,臣从未想过挟私报复,更不知侄儿竟做出这等荒唐事。”
赵御史冷哼,“秦大人这话说的轻巧,堂堂家主,府中人员调动,你会不知?”
他转头跪下,对圣上道,“陛下,我家弟子昨日出城前往玉州办事,望江楼昨晚送来这些证据。她当初为了自保与望江楼的交易举朝皆知,只有她出事的情况下证据才会直接送往大理寺。而证据昨晚送至大理寺,微臣担忧,春琼可能已经遭遇不测。恳请陛下严查凶手!”
圣上闻言,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她不是在皇庄照看试验田,怎么出京了?昨天出城,你为何此时才报?”
说罢,圣上目光如电,扫向众人,“杨姑娘肩负粮食增产重任,谁敢与她为难,一律按大不敬治罪!金吾卫,即刻派人出城找寻杨姑娘下落,大理寺、刑部、京兆府,三衙协同,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查明刺杀背后之人,严惩不贷!”
金吾卫统领、刑部尚书与京兆尹赶忙出列领命,“臣等遵旨!”
“来人,将秦尚书押入大牢,待杨姑娘找回后交由大理寺核查刺杀和占地案。”
圣上一声令下,殿前侍卫立刻上前,将秦尚书拖出去。秦尚书面如死灰,当圣上说出大不敬之罪时,他已明白,秦家已入必死之局。他们低估了圣上对百姓的关注,不管是侵占百姓田地,还是刺杀肩负粮食增产责任的杨春琼,都是触了圣上的底线。
有这层关系在,杨春琼,算是握住了一道免死金牌。
反应过来的不仅仅是秦尚书,还有其他各部官员。其中有几个官员忽然站立不安起来,有的甚至额头都冒出了汗。
赵御史心中稍安,再次叩首道,“陛下圣明。微臣先行告退,出城找人。”
圣上微微点头,“赵大人,杨姑娘聪慧过人,朕相信她吉人自有天相。你速去准备,出城寻找,有任何消息,立刻回禀。”
待赵御史离开,圣上又道,“来人,去通知赵旭和赵升兄弟二人,一同前去,照顾御史大人。”
翰林院学士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