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连忙起身。
“刘伯,麻烦您帮我建一个这样的棚子。”春琼将图纸递给刘庄头,指着厨房外面的一块空地,“就建在这里吧。”
刘庄头接过图纸打开,指着一处问,“姑娘,这个中间的沟要这么深?”
“是的。沟里要储水,所以需要做防渗漏工艺。”
“好,我去安排人。”
刘庄头在村里找了几个人帮忙,不到一天就把春琼的草棚搭好,草棚没有屋顶,四周围着厚厚的稻草。内部田字格分布深沟,深沟两端连接着一个锅炉。
春琼在刘庄头他们搭棚子的时候也没闲着,用上次玉米育苗剩下的基质土做了一批育苗钵,种上玉米、茄子和黄瓜籽。
等棚子搭好,她将种有各种种子的育苗钵搬至棚子里,然后将锅炉烧起来,等水烧开,将沸腾的水放入深沟里。沟里的水绕着沟流动一周,最终从另一端回到锅炉。
这是借鉴古代王公贵族们温室暖房原理搭建的,王公贵族们“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春琼想,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相比油纸的精贵,柴禾就便宜多了,像牛头山这样依托大山的村落,柴禾就更不值钱了。所以,她想试试这种暖棚能不能替代之前的大棚。
春琼忙活完,刘庄头没有多问,干脆搬了凳子坐在锅炉旁,一边烤火,一边守着锅炉。
“刘伯,不用守着,我看家里堆的有大树根,那个耐烧,丢一个进去可管一晚上。”
第二天天更冷了,隐隐有雪沫子纷飞,倒春寒真的来了。春琼让人将暖棚的顶搭上,防止雨雪进入大棚内。
连着几天,温度持续走低,她每天守着两个暖棚,不时根据各田字格水温调整水暖棚深沟,通过水流速来控制水温。几天时间,家里的柴禾消耗了很多,好在,水暖棚玉米和黄瓜,都出苗了。
尽管这次出苗时间,比之前的大棚晚了两天,但证明这个方法还是有用的。
春琼有点小激动,“刘伯,刘伯,玉米出芽了。”
“真的?太好了。”刘伯冲进棚子,身后跟着一串人。
“哎,小心小心,别掉水里了。”春琼提醒后面挤进来的丽清和翠儿。
“太好了。”刘伯在池子周边转了一圈,发现玉米和黄瓜基本都出芽了,兴奋道,“大姑娘,这几天差不多用了三百多斤柴,不算太多。按照这个进度,等苗长成,一千斤柴足够了。也就是咱们一个冬天取暖的数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