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众多商家纷纷行动起来,在工业区寻找合适的仓库。
客户们在华人街的批发公司订货后,直接到工业区的仓库提货。
不过新的麻烦也接踵而来,工业区内货车来来往往,偶尔也会造成道路阻塞,引起附近居民的抗议。
但由于没有集中的居民区,抗议的声音并不大,整体运作还算顺利。
然而,胡六安却从这一变化中嗅到了新的商机。
胡六安立即找到李甲,两人一起前往《兴隆批发公司》,与十三刀和孙伟珍商议。
胡六安开门见山的说“如今,各大批发公司都把仓库放在工业区。但工业区的面积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迟早会达到饱和状态。为华人社区寻找一个更长远的解决方案,我的意思是我们在米兰郊区找个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一个专业的华人批发市场。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个想法很好!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解决仓库问题还能为华人商户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孙伟珍听完立刻拍手称赞。
十三刀虽然对做生意并不精通,但见孙伟珍如此支持,也点头表示赞同。
唯有李甲却有小小疑惑,那就是建立一个华人批发市场,那需要多少的前期投资,钱从哪来?
胡六安早有准备解释着钱的问题可以通过开《中华商会》特别会议来解决,大家集资入股,兴建造批发市场。
兴建批发市场可是件事关重大的投资,万一搞砸大家都得破产。
至于风险,胡六安认为可以找专业的公司选址和预算,确保每一步都稳妥进行。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服各大批发商户,搬迁到新的批发市场。
孙伟珍也是以为只要做好前期规划,风险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市场一旦建成,还能吸引其他城市华人过来经营批发业务。
李甲听大家的分析,不过仍有些顾虑“我们要说服各大商家搬迁到新的批发市场,恐怕没那么容易。毕竟,他们已经习惯华人街的生意模式。”
胡六安沉思片刻说道“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通过宣传和优惠政策,让大家看到新市场的优势,大家还是会来的。比如我们可以提供更低的租金、更好的交通条件,甚至还可以组织一些促销活动,吸引客户。”
孙伟珍也认为还可以先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商户加入,让他们带头搬迁。这样一来,其他商户也会跟着行动。
胡六安立刻行动起来,通过人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