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以及巨额的投资,才受人欢迎。
如今亲眼目睹、亲耳听见,赵瑞龙全程没用任何稿子,给众人做科普讲解、做产业发展规划介绍、做科研实验技术讲解……
陈泰是真服气了。
如果没有真本事,哪有人能靠死记硬背,记住这么多知识要点?
而且面对嘉宾和记者们的提问,还能始终对答如流。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赵瑞龙是既懂技术又有远见。
至于赵瑞龙为什么如此开诚布公,几乎毫无保留的给大家做介绍。
赵瑞龙给出的解释,更是让陈泰佩服不已。
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米国人卡内基钢铁、标准石油、福特汽车等企业。
不断通过研发或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革新生产管理手段,并购竞争对手、控制上下游企业,实现全产业链自主掌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这一系列举动,让这些米国公司的成本大幅低于其他国家的同行企业,让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国际巨头。
米国人早已证明,任何先进技术都需要通过规模化应用、产业整合和制度创新,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谁有能力将先进技术,尽快在市场上应用扩散,谁能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将效率提升到最高,谁就能获得丰厚收益。
新能源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国内外早就有工程实例,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建成投用了不少。
哪怕是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龙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工业发展迅速、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都开始着手搞风力发电。
导致新能源行业发展缓慢,清洁能源市场规模增长迟缓的主要原因,除了全球节能环保意识不够强、政策配套不给力,还因为成本不够低。
如果风力发电的成本很高,甚至比火力发电的电价还贵,谁会购买使用?
只有尽快想办法,让风电的成本低于售价,有利可图才能吸引大家积极投资,才能让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而赵瑞龙的办法,就是开放合作。
他希望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都能积极加入进来。
大家扬长补短、合作共赢,一起提升效率和技术,降低成本和能耗,以便将产业做大做强。
为此,他愿意充当开路先锋,投入巨资、集中力量,先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