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后,丁乐辉快步来到赵瑞龙身前。
掏出香烟,满脸堆笑的递上一支。
“坐吧!”
赵瑞龙抽上烟后,看着坐下来,却挺直了腰板的丁乐辉。
“你别这样,我又不是啥领导,你别搞得这么紧张局促。”
“我觉得你挺有眼光,在很多方面,跟我的想法都不谋而合,所以想跟你多聊几句。”
丁乐辉连忙谦虚笑道:“您真是过奖了,我何德何能,能跟您比?只是碰巧,有一些想法和推断,跟您不谋而合了而已。”
在赵瑞龙面前,丁乐辉当然知道自己真不能恃才傲物。
且不说两人的家庭背景差了十万八千里。
哪怕自己高考,曾是老家全县第一名,还是从一流名校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又能咋样?
虽然赵瑞龙毕业的汉东大学,可能不如燕京大学名气响亮。
但赵瑞龙在政策制定和投资经商方面,是有目共睹的天纵奇才。
坊间传闻,如今汉东在赵立春书纪带领下,实施的高质量经济和军民融合发展方案,赵瑞龙出谋划策出力不小。
所以尽管赵瑞龙并没有一官半职,丁乐辉也没有半点看不起的意思,心里反而崇拜得很。
“你在燕京大学读的是经济学专业,又来汉东工作挺长时间,你觉得现在的金融政策,有没有问题?”
“当然有!”
丁乐辉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咱们目前的金融行业以及相关政策,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意义不大,除了存钱赚利息,也就没别的了。”
“银行太现实,老百姓越缺钱,它们就越不借,逼得老百姓急需用钱,只能找亲朋好友借钱,或者去借高利贷。”
“在银行眼里,农民工天天工地上干活,老百姓没日没夜的在工厂里上班,没有稳定的工资流水没有缴纳社保,那就是风险大的无业游民。”
“小老板为了周转,到处借钱,却容易被银行贴上‘多头借贷’的标签,过不了风控,而大老板欠了几千万上亿不还,却不仅屁事没有,反而被当大爷供着。”
“上市公司用美化过的财务报表,就可以轻松拿到低息贷款,弄虚作假搞内幕交易更是能轻松收割股民,中小企业要找银行贷款,却不得不提供抵押物或者信用担保。”
“即便找了担保或者有了抵押物,能评估出多少信贷额度,又能给多大的贷款金额、多高的贷款利率,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