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杨总监,很快便用对讲机,将九号车召唤过来。
当车子缓缓停下,赵瑞龙立马带着肖金骅来到车旁。
肖金骅迅速透过车窗玻璃,看了一眼车内。
虽然前排已经装好了座椅、中控台等等,但后排座自然空荡荡的,连座椅都没有。
而且副驾驶一侧,还架设了不少专业的仪器设备,并通过大量的线缆与车相连。
“这车怎么还是没有安装好各种装饰件覆盖件?看着好像毛坯车呀!”
赵瑞龙解释道:“你说的座椅、皮革、塑料件、隔音棉等等,龙国科学院那边的环境工程研究所还在做研究测试。”
“我不想造出来的第一款车,就被人说车内异味严重、甲醛超标,很容易就让人晕车恶心,因此车内的各种材料都需要做严格测试,然后优中选优。”
“……”
肖金骅愕然一愣。
赵瑞龙投资研制汽车,要求未免也太高了吧?
要做到车内无异味、污染物少,还经得起长期使用,扛得住烈日暴晒、闷热潮湿和冬季严寒。
这得精挑细选多少种材料?又得做多少次测试?
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车企,在车内环境方面真是一点儿也不注重。
哪怕几十上百万的进口新车,开门进去依然一股工业皮革,混杂沥青隔音棉的臭味。
而买车后,不管是开窗暴晒、放活性炭,还是用土办法放柚子皮,也都效果不大,很容易让人晕车。
现在想想,恐怕不仅是车内空气质量之类的国家标准不够高,还因为车企为了利益最大化,良心不够好。
眼下,赵瑞龙造车如此有良心,显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增加产品竞争优势。
如果同等价位,他的车质量不错、配置更高,而且还很环保,消费者肯定更愿意支持他,而不是那些踩着国标底线,什么劣质材料都敢用的无良车企。
另外,赵瑞龙通过大量的科研实验和工程实践,把车子造好了,还可以想办法提高国标,让其他车企不得不跟进,从而增加成本……
智商高又玩金融的肖金骅,越发觉得赵瑞龙很不简单,疯狂烧钱研制汽车的背后,早已在为将来的竞争厮杀做准备。
“哎肖总,你还愣着干嘛呀?”
“不是想要试驾吗?车手都下来让你了,戴上头盔赶紧上车出发吧!”
肖金骅有些尴尬的接过特制的头盔,“不是说安全没问题吗?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