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自治区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以工业为主的一个地区”
“所以相比较大清以农业为主不一样工业的附加值相对高的多了”
“所以我们才能够支撑着起这庞大的教育支出”
“我们区长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的就是不断的投入的教育资源教育出来的”
“所以我们对于教育的支出是持续的不间断的”
“未来我们在教育上只会更多不会更少的”
“我们自治区在生育上采取的是奖励制度的所以我们未来的孩子会越来越多的”
“因为自治区的环境更加的好的很多的家庭都有着三到四个孩子这些孩子未来教育成功了成长为自治区未来的支柱了那么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十二年,强制性,义务教育,
这里面每一个要想在大清推广开来的话都是有着艰难险阻的,
首先就是旗人的那一关过不去的,其次就是儒家的那一关过不去的,
到了今天无数的儒家依旧将工业发展认为是朝廷不务正业的搞奇银巧技的,
所以这里面的险阻太多了,
李鸿章就算是想要学习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十二年义务教育这条道路就被李鸿章给抹掉了,
因为根本不可能的了,
他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他连工业都不确定能不能够成功的更何况更加长久的教育了,
所以李鸿章开口说到“小哥教育部我就不参观了”
“大清做不到的”
“我想参观参观你们的轻工业的工厂”
“一直以来我知道的你们自治区轻工业产品在大清卖的非常的好所以我想要看看你们是怎么生产那些东西的”
教育部派来的讲解员一听这话也就没有在说什么就安排的送走了李鸿章了,
其实过来看教育部也是李鸿章一时兴起而已,
他也是想要看看自治区在这个中华传统的教育上做的怎么样万一还不如大清多少能够给自己挽回面子,
这几天的参观他感觉自己的自信都快没有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教育上自治区都碾压大清几十倍几百倍,
赤裸裸的被打脸了,而且这种教育模式自己还没有办法模仿的,
因为大清根本就没有那个条件去建立如此支出大的教育的,
当然李鸿章看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