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性子躁了点,得磨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您多费心,”玉凌川点头,“咱们宗门的将来,还得靠这些孩子。对了,六长老那边调度,没出什么岔子吧?我听你说交给他了,心里总有点记挂。”
“宗主放心,”玉鼎岳峥拍了拍胸脯,“老六虽然性子跳脱了点,但办起事来靠谱。昨日他还跟我念叨,说库房的药材快见底了,已经让人去山下采买了,还特意问了问几位长老的用药习惯,说天热了,得多备些解暑的。”
玉凌川笑了:“他倒是越来越会疼人了。”
“这不是跟着宗主学的嘛,”玉鼎岳峥半开玩笑道,“您总说,把弟子当家人待,家里人就得互相惦记着。”
正说着,一个小弟子捧着个陶罐跑过来,喘着气说:“二长老,这是伙房新熬的酸梅汤,让您和宗主尝尝。”
玉鼎岳峥接过陶罐,倒了两碗,递给玉凌川一碗:“尝尝,这是老周师傅的手艺,酸中带甜,解腻。”
玉凌川喝了一口,酸甜的滋味漫开,笑道:“确实不错。看来伙房也被大家的干劲感染了,伙食都精进了。”
“那是,”玉鼎岳峥喝着汤,语气自豪,“咱们玉鼎宗上下一条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玉凌川看着演武场上少年们的身影,又看了看身边意气风发的玉鼎岳峥,心中暖意涌动。他知道,宗门能有今日的安稳,靠的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决断,而是这些愿意为宗门掏心掏肺的人。
第四章 书斋论典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斋的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影。玉鼎砚秋正坐在案前,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典籍,时不时在纸上记着什么。案上堆着高高的书卷,空气中飘着墨香和旧纸的气息。
“四长老这是又在跟典籍较劲呢?”玉凌川掀帘进来,声音放轻了些。
玉鼎砚秋连忙起身,把书卷小心地合上:“宗主来了。这几日翻到些关于中州炼法的记载,有些细节怕记混了,便摘出来整理整理。”
玉凌川走到案前,拿起他刚写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器物的规格和禁忌,字迹工整秀丽。“您这字越发好了,”他赞叹道,“光看这字迹,就知道您用了心。”
玉鼎砚秋笑了笑:“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倒是宗主,刚从外面回来?我听弟子说您去了炼器房和后院。”
“嗯,去看看大家,”玉凌川放下纸页,“总待在书房里,怕跟下面脱节了。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