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杨玉环又依次为其他将士斟酒。每到一位将士面前,她都会轻声地说上几句鼓励的话。将士们被她的举动深深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辜负皇帝与贵妃的期望。
“娘娘,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那些侵略者赶出大唐的领土!” 一位年轻的将士大声说道。
“是啊,娘娘,我们绝不退缩,誓死保卫大唐!” 其他将士们也纷纷附和道。
在为将士们斟酒的过程中,杨玉环注意到了一位腿部受伤的老兵。他虽然拄着拐杖,但依然坚持站在队伍中。杨玉环心中一动,她走到老兵面前,为他斟满酒,关切地问道:“老英雄,您的腿伤怎么样了?”
老兵眼中满是感激,说道:“多谢娘娘关心,这点伤不算什么。只要还能拿得动兵器,我就会一直战斗下去。”
杨玉环眼眶微微湿润,她轻轻拍了拍老兵的肩膀,说道:“老英雄,您是大唐的功臣。等战争结束,您一定要好好养伤。”
老兵激动地说道:“能得到娘娘的关心,是我这辈子的荣幸。只要大唐需要,我这条老命随时都可以奉献出去。”
杨玉环的举动,让在场的将士们深受鼓舞。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犒军仪式结束后,杨玉环与李隆基又来到了营地的营帐中,看望受伤的将士。她仔细地询问每一位伤员的伤势,安慰他们要安心养伤。对于一些伤势较重的伤员,她还亲自为他们喂药。
“娘娘,您不用亲自照顾我们,我们都是粗人,不值得您这样。” 一位伤员感动地说道。
杨玉环微笑着说:“你们为了保卫大唐,不惜流血牺牲,怎么能说是粗人呢?在我眼里,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照顾你们,是我应该做的。”
看着杨玉环忙碌的身影,将士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动。他们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养好伤,重返战场,为大唐立下战功。
在边关营地停留的几日里,杨玉环不仅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还深入了解了边关的实际情况。她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都一一记在心中,准备回到长安后,与李隆基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当李隆基与杨玉环离开边关营地时,将士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为他们送行。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将士们的呼喊声,久久回荡在边关的上空。杨玉环坐在马车中,望着窗外送行的将士们,心中默默祈祷,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