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大明宫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可朝堂之上的气氛却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随着税赋改革方案即将推行,一场激烈的交锋正悄然拉开帷幕。
早朝时分,众臣齐聚。礼部侍郎张大人率先出列,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陛下,娘娘,这税赋改革之事,臣以为还需从长计议啊。” 他微微抬眼,目光扫过朝堂,接着说道,“大唐现行税赋制度已沿用多年,虽说有些小毛病,但总体还算稳定。如今贸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引发混乱,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杨玉环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对声音。她微微皱眉,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这时,户部郎中李大人也站了出来,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就说这土地等级划分,谈何容易?大唐地域广阔,各地土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想准确划分,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一旦划分不公,百姓们起了争执,这社会还能安定吗?”
这些官员表面上是在担忧改革的可行性,实则背后有着更深的利益纠葛。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地方豪强来往密切,而此次税赋改革,尤其是对土地税和商业税的调整,无疑会触动这些地方豪强的利益,进而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链条。
杨玉环轻轻咳嗽一声,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声音清脆而有力:“诸位大人,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难,却忽略了长远的利益。” 她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现行税赋制度看似稳定,可对百姓而言,负担沉重。许多贫苦农户,即便在丰年,辛勤劳作一年,除去税赋,所剩无几;一旦遇上灾年,更是苦不堪言。长此以往,百姓生活困苦,民心不稳,这才是真正威胁国家安定的隐患。”
她看向张大人,神色严肃:“张大人,您说改革会引发混乱,可若不改革,任由百姓在沉重税赋下挣扎,那才是真正的混乱之源。我们不能因害怕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为百姓谋福祉的机会。”
张大人微微低下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仍强辩道:“娘娘,话虽如此,可这改革的风险实在太大。万一改革失败,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如何维持各项事务的运转?”
杨玉环冷笑一声,说道:“张大人,这正是改革的意义所在。我们改革税赋制度,并非要减少财政收入,而是要让税赋更加公平合理。通过划分土地等级,让土地肥沃、产量高的农户多交税,而贫瘠土地的农户少交税,这样既能减轻贫苦农户的负担,又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