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控货币流通等方式,来缓解货币短缺的问题。”
“至于地方财政的问题,朝廷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来保障公共事务的正常开展。”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众人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李隆基看着满朝文武,说道:“税赋改革,关乎国计民生,势在必行。诸位爱卿要齐心协力,尽快完善改革方案,确保改革能够顺利实施,让百姓真正受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玉环与参与改革方案制定的官员们日夜忙碌。他们深入研究各地的税赋数据,分析不同阶层的经济状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方案的细节。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和论证。
在讨论商贾税赋调整时,有人提出:“娘娘,这商贾行业众多,情况复杂,如何确定不同行业的税率,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呢?”
杨玉环思考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根据行业的利润水平、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税率。对于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如粮食贸易、盐业等,税率可以适当低一些;而对于奢侈品行业,如珠宝首饰、高档丝绸等,税率可以适当提高。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监管制度,防止商贾们偷税漏税。”
在制定贫困农户减免税赋的具体标准时,官员们也遇到了难题。“娘娘,这贫困的标准很难界定,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同,该如何统一标准呢?”
杨玉环说道:“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土地面积、家庭人口、年均收入等因素。同时,要充分听取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意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定期对贫困农户的情况进行复查,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户能够享受到减免税赋的政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份详细的税赋改革方案终于初步拟定。杨玉环拿着这份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方案,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她知道,这仅仅是税赋改革的第一步,未来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为了大唐的百姓,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她将全力以赴,推动这一改革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推移,税赋改革方案逐步在各地推行开来,百姓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安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农民李大叔一家原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中几亩薄田,每年收成有限,可税赋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遇到灾年,庄稼歉收,为了凑够税赋,李大叔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