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变故,她怎能不感到难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那藩王的女儿何时入宫?” 杨玉环轻声问道。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道:“朕还未答复藩王。此事,朕还需再斟酌斟酌。”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也渐渐听闻了此事,纷纷议论纷纷。朝堂上,两派意见针锋相对。支持联姻的一派认为,这是巩固边疆的绝佳机会,能让大唐的根基更加稳固。一位老臣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边疆藩王势力庞大,联姻可化干戈为玉帛,保我大唐边疆安宁,实乃社稷之福啊。”
而反对的大臣们则忧心忡忡,担心此举会引发后宫纷争,影响朝廷稳定。有大臣进谏道:“陛下,杨娘娘在后宫德望颇高,如今贸然引入藩王之女,恐生事端,后宫不稳,朝堂亦难安啊。”
李隆基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愈发烦闷。他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朕自有定夺。众爱卿不必再议。”
退朝之后,李隆基回到寝宫,看到杨玉环正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他走上前,轻轻握住杨玉环的手,说道:“玉环,今日朝堂上,大臣们就联姻之事争论不休,朕实在是心烦意乱。”
杨玉环转过头,看着李隆基,说道:“陛下,无论您做出怎样的决定,臣妾都会支持您。只是,臣妾希望陛下能以大唐的江山社稷为重。”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玉环,你如此深明大义,朕实在是感激不尽。只是,朕真的不想让你受到伤害。”
杨玉环微微露出一丝苦笑,说道:“陛下,臣妾明白,身为帝王家,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臣妾只希望,陛下在处理朝政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隆基依旧没有做出决定。而杨玉环,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可心中的失落却与日俱增。她时常独自一人在花园里徘徊,回忆着与李隆基的过往,心中感慨万千。
“娘娘,您别太难过了。陛下他肯定也是有难处的。” 绿儿看着杨玉环,心疼地说道。
杨玉环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绿儿,我知道。只是,我心中难免有些伤感。罢了,一切就听天由命吧。”
终于,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隆基决定与大臣们再次商议联姻之事。他深知,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众爱卿,今日朕再次召集大家,就是为了商议藩王联姻之事。此事关乎我大唐的边疆稳定,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