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眉头紧皱,苦苦思索;有的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一时间,庭院内只听见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杨玉环也来到现场,她身着素雅服饰,穿梭在文人之间,静静观察着他们的创作。只见一位年轻书生,目光坚定,笔下的诗句如潺潺流水般涌出:“长安春日暖,柳绿映桃红。蝶舞花丛间,繁华韵无穷。” 杨玉环看后,微微点头,暗自称赞。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开始紧张地评选。他们仔细阅读每一首诗,从意境、文采、格律等方面进行考量。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
“此次诗词比赛,佳作频出,充分展现了我大唐文人的风采。如今,我宣布,获得一等奖的诗作是……” 评委高声宣布结果。
获奖者们站在台上,手捧着奖状和奖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台下的文人墨客们纷纷鼓掌祝贺,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诗词比赛的成功举办,让长安城内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紧接着,书画比赛也如期举行。比赛场地内,摆放着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有描绘山河壮丽的山水画,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画,还有笔锋刚劲的书法作品。
“各位,此次书画比赛,同样是为了挖掘我大唐的艺术人才。大家可自由创作,题材不限,展现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官员再次宣布比赛规则。
画家们拿起画笔,在画布上尽情挥洒颜料;书法家们则蘸墨挥毫,书写着心中的豪情壮志。杨玉环在场地内漫步,欣赏着这些作品。一幅描绘大唐盛世繁华景象的画作吸引了她的目光,画中,长安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此画意境深远,将我大唐的繁荣展现得淋漓尽致。作画之人,定是对大唐充满热爱。” 杨玉环赞叹道。
书画比赛同样评选出了众多优秀作品,获奖者们的作品被悬挂在长安的各大书院、楼阁,供人欣赏学习。这些作品,不仅为长安增添了文化气息,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创作之中。
在举办比赛的同时,资助文化典籍整理与编纂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朝廷召集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在长安的藏书阁内,对散落各地、历经战乱的文化典籍进行收集、整理和编纂。
“先生们,此次整理编纂文化典籍,意义重大。这些典籍,承载着我大唐数百年的智慧与文化,我们要让它们重见天日,流传后世。” 负责此项工作的官员对学者们说道。
学者们日夜钻研,将残缺不全的典籍进行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