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畏惧权贵而退缩,如何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他们。”
在赵德的带领下,监察御史们的调查工作取得了显着进展。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位地方官员的贪污线索。此人名叫孙福,是某县的县令,在任期间,不仅克扣百姓的赋税,还大肆收受商人的贿赂,百姓们苦不堪言。
“哼,这个孙福,简直是无法无天!” 赵德看着手中的证据,怒不可遏,“立刻将他捉拿归案,押解回京受审!”
孙福被押解到长安后,一开始还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但在铁证面前,他最终不得不低头认罪。
“陛下,孙福贪污受贿,证据确凿,依律当严惩。” 赵德将案件详情呈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看完后,脸色铁青,“此等贪官,留之何用?立刻判他死刑,以儆效尤!”
这一判决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官员这才意识到,这次陛下和贵妃娘娘是真的动了怒,再也不敢心存侥幸。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孙福的背后,还有一些权贵为他撑腰。这些权贵们开始四处活动,试图为孙福开脱罪责。
“陛下,孙福虽有罪,但他为官多年,也曾为朝廷立下过一些功劳,还望陛下从轻发落。” 一位与孙福勾结的大臣站出来求情。
杨玉环冷冷地看着他,说道:“功劳是功劳,罪过是罪过,岂能混为一谈?若因他曾有功劳,便饶恕他的罪行,那以后谁还会遵纪守法?谁还会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
李隆基点头道:“爱妃说得对。朕意已决,孙福必须严惩,任何人不得求情。”
在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坚持下,孙福最终被依法处决。这一事件,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那些腐败官员的心上,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妄为。
但监察御史们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继续深入调查,又陆续揪出了一批腐败官员。有的官员为了逃避调查,甚至试图销毁证据,贿赂监察御史。
“大人,这是一点小意思,还望您高抬贵手,放过在下这一次。” 一位官员偷偷塞给赵德一包金银财宝。
赵德一把将财宝扔在地上,怒喝道:“你以为这些钱财就能收买我?我赵德一生清正廉洁,绝不会为了这点钱财而违背良心。你还是乖乖认罪,争取从轻发落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惩治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