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对抗的这个时候,如果能得到秦国的友谊,或者在秦国本身发展出共产主义事业,这对于整个共产国际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当然这种事情秦国虽然会做一定防范,但是也没有那么大的防范力度。过了70年进入80年代之后,是不是共产国家其实影响已经不大了,国家还是以本国利益为主。像这个年代无条件帮助别的国家这样的冤大头就很少了。
有了明确的方向后,接下来便是具体的执行环节。通过高效运转的外交部门,可以与国内的各个相关部门展开紧密协作,共同推动这一合作项目顺利向前迈进。
不仅如此,还能够在全国各个省份广泛招募所需的人力资源,甚至可以组建专业的工程队伍来投身于这些建设事业之中,工程被国家承包下来之后,下发到了各个省份有工程队的地方机构。
再由地方机构或者建设兵团建设,双方承诺验收时由双方派遣两个国家的验收队伍进行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合作中,秦国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来签署合同,其展现出来的豪迈气概令人为之惊叹。
这种豪爽大方的举动,对每一位中国参与谈判和签署文件的人员都产生了极大震撼,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秦国满满的诚意、善意。
对于当时尚未遭受过阿拉伯人美元冲击的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全新且震撼的体验,他们生平第一次目睹到如此慷慨大度的行为。更不要提说无偿的帮助朝鲜和越南这两个国家不见回本的情况,回头钱谁都想要。
随着电波消息如同一阵春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借助各大报纸媒体的广泛传播,秦国几乎毫不费力地便赢得了来自中国民间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毕竟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实实在在的金银财富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没有人和国家会不喜欢,更何况就建设工程人力方面而言,中国在哪个年代,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劳动力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此次合作所需要的各种人力需求。
秦国和中国国家对接,包出去的主要工程由中方建设,秦方和中方共同验收,达到质量标准之后,建设金额分三次付清。建设开始之前付费1/3,建设开始一半付费1/3,建设工程完成,付费最后的1/3。
被承包出去的这项浩大工程,涵盖了整个秦国领土范围内的各个角落的桥梁建造任务。这对于成功完成举世瞩目的中国长江大桥建设壮举的中国人而言,这样的工程项目简直就是信手拈来之事!
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