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陆河的话,原本该紧皱眉头的周仁行却缓缓露出了一丝宽慰的神色。
自从迎回儿子后,他虽然高兴,也勉力将陆河培养成为周家优秀的继承人。
有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陆河在经商与取舍之间极为有天赋。
不管周仁行说什么做什么,陆河都一点即通。
要知道,像周家这种繁大的家族,几乎每一个孩子出生身上都肩负着家族产业的延续。
疼爱之余,还需得从小学习各类精英课程。
像是周义行,周智行,周信行的孩子们,还上小学的时候就在老师或是父母的指导下经营小公司或者股票练手。
即便是周仁行再不想承认,他心中也十分清楚。
陆河失踪的这二十几年来,所缺乏亏欠的教育太多太多。
好在陆河自己足够上进,在大学时又有李洪昌教授的偏爱,得到了不少指点。
可像比起其余兄弟家的孩子,还是缺乏长时间建立的思维意识。
不过这段时间周仁行将陆河带在身边,通过言传身教,也让陆河有了一些新的意识。
这也很让他欣慰。
因为陆河已经年近三十,有些思想已经固化,很难改变。
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家,就是因为出生起点低,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这才让企业止步于此。
因此,现在总裁培训班极为昌盛,不少企业家宁愿花大价钱也要开拓思维和视野。
有的时候,哪怕是提升一点点的眼界,那发现的机遇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不过,就算上了总裁培训班,也未必能让所有人都认可。
毕竟有些人的思维已经固化。
或者是眼界提升,但自身实力又没有达到提升的标准,这也是固封自步的原因。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周仁行很惊喜地发现一件事。
那就是他的儿子,就像是一块海绵。
哪个思维方式更好,就转而用这种思维方式更好。
哪种行事效率更高,那就用那种行事办法。
并且从来不认为改革的代价高昂,只要是确保有利的,那就可以做出更改,不管是快刀斩乱麻地改,还是逐步地改,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比如说陆河自创的品牌溪上。
溪上原本发家时只是网店,靠着订单确定数目确定产品的数目,前期基本上是现做现卖,这样虽然风险低,没有囤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