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只要她能打仗,他就不允许有人把她从战场上拽下来。
\n
幸好萧大人是个开明人,不会做因噎废食之举。
\n
刘景周的事不过是一个小小插曲,薛尉走后萧存玉又埋头到了军务中去。
\n
军备、粮草、后勤等等都需要与长安不断传信联络。
\n
而军中的乱象更是让存玉难办。
\n
临汾一地集齐了从各地来的兵马,这三十万人里兵不服兵,将不服将,虽有了个大将军压着他们,但三五不时就会发生摩擦。
\n
萧存玉升任丞相前一直在兵部任职。
\n
她虽不会行军打仗,但于治军一事颇有心得。
\n
中原几千年,最会治军的是武侯,武侯治军,宽简有法,法令严明。
\n
数十万兵将同其心,共其力,造就出来一支让敌军闻之色变的镇北军。
\n
存玉从武侯如海的书中窥出三点要紧之处——便是严、忠、勇三字。
\n
三军服威,治下需严。
\n
先有令,士兵才能遵从。现在各路兵马混杂在一起,吃住和演练都在一处,却是各家的规矩管各家的兵,单是战后如何打理战场,就有四种规矩。
\n
令不明,军心自然不稳,军心不稳,打仗时有十分力,也只能使出五分,故而治军最重要的是一个严字。
\n
其次在于忠,就像现在,三十万大军齐聚于此,但人心不齐,大将军的话听也不听。
\n
打起仗来只知道躲懒,谁也不去打头阵,先锋的活没人干,一问责就说不善此道。战后收割的时候却一个跑得比一个快,生怕少了自己的那份。
\n
因而开战至今一个多月,这三十万人做的最熟练的事情是抢功。
\n
不忠,则令下不从,不从则怠慢,则妄动,则狡诈。
\n
最后是勇,战虽有阵,勇为本,勇之本一在将,将勇则兵锐;二在练,武精则胆壮。
\n
如今军中却疏于操练,底层军士互相包庇,每天不过在演武场玩乐,白白领着军饷,吃着朝廷四处凑来的军粮。
\n
军无习练,百不当一。
\n
第82章
\n
大帐里,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n
正上首是身穿朱紫色官袍的萧存玉,她面前的案桌上玉白的相印,明黄的圣旨一字摆开。
\n
底下众将皆神色肃穆,一语不发。
\n
存玉一拱手:“诸将,我知道你们都是豪杰英雄,个个都身怀武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