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政治中心相去甚远而成了一处被王朝遗忘的偏远之地。
\n
可就是这样的岭南,却偏偏是每一个官员心中都无法视而不见的一个地方。
\n
无他,只因为此处是犯官的流放之地。
\n
有赖于虞朝对贪污官员的惩处力度之大,在御史台的监察之下,几乎每个在朝的官员都被这样恐吓过
\n
——汝若脏吏,流之岭南。
\n
甚至有时候岭南还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怀着一腔愧悔与恐惧之心来到岭南的犯官经常会发现自己的故交好友皆在此处。
\n
这也是一种独具虞朝特色的“他乡遇故知”。
\n
而根据贪官所贪的银两之多少,流放到岭南的官员有三种境遇。
\n
一是贪污不多的,会被贬为*此地的基层官员,终身不得离开,二是所贪甚多的,会被派去服苦役,其中大多可以通过交钱免除,三是充军,充军不同于服苦役,不仅凄苦无比,而且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是没有办法免除的。
\n
因此,经常有苦役熬不过去死了的,也经常有人趁守卫不严的时候逃跑的。
\n
谢铭,曾经的临安府里一知事,就是这些逃逸之人中的一员。
\n
谢铭此时正藏匿于岭南香山中一破旧的观音庙里艰难度日。
\n
他是两年前被流放的,按理说他贪的太多,本该判斩立决的,可当时恰逢太后寿诞大赦天下,因此朝廷饶了他一命,只流放他到岭南服苦役。
\n
从江南被押送到岭南,他路上就险些病死,好歹到了地方后却又是日日挨打,一年到头都在做苦活累活。
\n
这两年里,他熬死熬活,生生瘦成了一把骨头,有好几次都险些见了阎王爷,几月前终于趁着下大雨军营里防卫疏松跑了出来。
\n
可他就是跑了又能怎样呢?
\n
他脸上刺着字,又不会说这里的土话,但凡见着个人都知道他是逃犯,他根本没办法好好活着。
\n
岭南多山,山中多瘴气,当地没有几个居民愿意进山的,可他为了躲外面的官兵和人言人语,只好像只钻洞的老鼠一样往山里跑。
\n
山里廖无人烟,他好容易找着这个废弃的老庙做个安身之处。
\n
每天不过出去摘些果子吃,权且饿不死而已,还要担心这山里的野兽。
\n
他早就受不了了,他是贪了几个钱,可那又怎样,官场之上,有谁不贪,临安府更是全府上下都贪。
\n
可偏偏他倒霉,朝廷的巡按要查临安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