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ffice负责评估marketrisk和creditrisk及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来限制交易员的交易额度,把控投行的投入比。当然还包括运营风险operationrisk和宏观经济风险economicrisk,可以算得上是内部的晴雨表,这部分发出的的见解大多直接内部消化,不会流到外面。treasurymanagement是投行内部资金,资本结构,资产流动性的看门狗,需要直接和cfo首席财务官汇报。internalcontrol追踪内部资金流向,密切关注风险敞口riskexposure,上述两个部门由有多年从业经验的senior领导。最后太的backoffice就和其他公司的一样,负责让整个公司正常运作,比如人力资源部门,it部门。
\n
从wharton毕业后去了曼哈顿的goldmansachs,被吸纳入并购重组部门,financialadvisory。三年后进入大摩morganstanley的王牌,一本万利的ibd。如何评价投行这份职业的收入和产出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拿我举例,我对数字敏感,有从大学校友会,实习,家人等多方搭建的消息渠道和人脉基础,加上天生能起早贪黑的体质,大几年里在大摩从a做到d,再做到ed,看上去风光无限,但依然在金融苦海里找不到归属感。这不是凡尔赛或者矫情,而是这行当的确不如医生拯救病人来的有意义和成就感。投行绝不算金融行业的守夜人,我们用大量的杠杆和对赌搅动资本主义市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动性,锦上添花,打信息差去赚不义之财,用富人的资本套利,是跗骨之蛆,即便为濒临倒闭的企业融资也绝不是外行想象中的雪中送炭。客观上,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投行对北美金融的发展和帮助甚至不如商业银行和合作社。
\n
为什么继续在苦海沉浮?足够刺激?电视电影里驾驭千万级别资本梭哈不亚于是一场豪赌?不,那只是艺术化的加工,无论融资,证券,私募,风投,投行的主流业务里基本上不存在赌博这个概念,2021年了,精密的金融模型,庞大的数据档案,以大摩的research部门来说,拥有常春藤联盟至少百分之十的数学统计物理phd作为技术支持。如果投行入场,那就代表它有稳操胜券的心。在我看来继续留在投行的人,无一例外是因为巨额回报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