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拿了一张苏文画的打铁匠,问道:“那苏老师,你找特点的时候,有什么诀窍么?就像这个打铁匠,我觉得他与别的打铁匠也没什么不同,那你是如何找到他的特点呢?”
\n
“人是最难找特点的,”苏文看到于曼颐渐入佳境,便愈发愿意与她分享自己的经验,“人有衣冠,受礼教,乍看不过高矮胖瘦、男女老幼之别。我最初画人总是逃不脱千篇一律,而后画得多了,我忽然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
\n
“什么?”
\n
“动物性。”
\n
“动物?”
\n
“对,人不过是动物戴了衣冠。若把人当人,便很难看出不同。但若把人当动物,找出与他气质最为相似的动物,他的特点就呼之欲出了。”
\n
“苏老师,我不懂。”
\n
“你不懂是因为你见的人太少了,等你见多了,自然就能分辨出人们身上有什么样的动物性。像我,你看我像什么?”
\n
于曼颐盯着苏文看了许久,挫败地摇了摇头——她怎么看苏文都是一个人,看不出他像什么动物。
\n
苏文笑起来,自嘲道:“我有一日没刮胡子去照镜子,觉得自己像一只脾气不错的山羊。”
\n
他不说这样说就罢了,他这样一说,于曼颐仔细看他,发现苏文真的有点像一只山羊。感谢苏老师不吝用自己作比,让于曼颐很快融会贯通。
\n
“你多去看看吧,”苏文最后告诉她,“看多了就能发觉,有的人勤恳温驯像黄牛,有的人则敏捷机警如猎豹。有些女孩子胆小但灵性,就很像梅花鹿,还有的男孩一眼看过去很像狗……人人心中都有一只共生之兽。”
\n
于曼颐笑起来,而苏文只是和她认真地总结:“要想把人画活,就找他身上的动物性。”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