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屯营时可能出现的混乱状况。出征时,若士卒们争先恐后,导致队伍混乱不堪,军骑相互交错,堵塞道路,后方的士兵无法前行,战场上呼喊喧哗,无法听闻号令,士兵们擅自行动,秩序大乱,甚至出现兵刃误伤自己人的情况,而将领却不加管束,使得上下秩序全无,这便是典型的“乱军”之象。在屯营驻扎时,若士兵们随意询问同乡,相互亲近相随,一同饮食,不听从召唤,擅自闯入他人营帐,扰乱队伍秩序,且不听从呵斥制止;出入营地不通过指定门户,也不自行禀报,致使奸邪之事滋生,知情者却不告发,与违规者同罪;私自与人饮食,接受他人私下的馈赠,还大放厥词,惊扰士兵,这些行为则构成了“误军”的情形。无论是“乱军”还是“误军”,都会如同一颗颗毒瘤,严重侵蚀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可能成为战争失败的导火索。
为了杜绝这些乱象,确保军队的纪律严明,《出军篇》主张以严格的法令来约束士卒,做到赏罚分明。吕蒙斩杀盗笠乡人的故事,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当时,吕蒙军中的一名乡人,因天下雨,私自盗取了百姓的斗笠来遮盖铠甲,尽管铠甲属于公家物品,但吕蒙认为他触犯了军令,即便心中不忍,最终还是流着泪将其斩杀。这一举措,犹如一声警钟,让军中众人深刻认识到军令如山,不可违抗,自此之后,军队纪律森严,人人敬畏。曹操也曾因战马受惊踏入麦田,违反了自己制定的法令,他并未以自己的身份特殊而豁免,而是割下自己的头发以代替刑罚,向全军表明了自己对纪律的尊崇。正如太公所言“刑上极赏下通”,孙子所说“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只有做到刑罚能够施加到高层,赏赐能够惠及底层,法令得以切实执行,赏罚分明公正,才能让军队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用人如器,各展其长
用人策略在军事行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军篇》虽未对其进行详尽阐述,但《长短经》其他部分所蕴含的用人理念,在军事领域同样具有极高的适用性。黄石公曾说:“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用人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和内在需求,将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
在军事行动中,智者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能够深入分析战场形势,制定出精妙的战略战术,为军队的行动指明方向,因此适合担任军师、谋士等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