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进步。”
高拱接着说:“没错,陛下。市场监管也得加强,特别是打击假冒伪劣这一块,保证市场健康,产业才能持续繁荣。”
……
铁丝、铁条等工业材料的成功研发与广泛应用,让大明的冶铁工业迈向了新的高度。然而,朱由检并未满足于此,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目标——钢材的冶炼。他深知,钢材相较于铁,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一旦成功冶炼,将在军事、基建、制造业等诸多领域引发变革,极大提升大明的国力。
这一日,朱由检在御书房再次召集洪承畴、杨嗣昌和孙传庭,神情凝重且充满期待地说道:“诸位爱卿,我大明在冶铁工业上已取得不少成就,但为了国家长远发展,朕认为必须攻克钢材冶炼这一难关。钢材若能冶炼成功,对我大明军事装备、大型建筑以及各类器械制造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洪承畴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冶炼钢材确实意义重大,但这绝非易事。钢材冶炼与传统冶铁在工艺上有很大差异,需要精确控制温度、添加特定的合金元素,还要解决杂质去除等诸多复杂问题。而且,要建立专门的炼钢工坊,购置先进的冶炼设备,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培养专业的炼钢技术人才也是当务之急。”
杨嗣昌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陛下,洪大人所言极是。研发钢材冶炼技术,资金需求巨大。除了设备购置、工坊建设,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多次试验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推广应用方面,要让各行业认识到钢材的优势,引导他们采用钢材,这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示范。此外,要制定钢材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孙传庭表情严肃,补充道:“陛下,炼钢工坊的选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靠近铁矿、煤矿等原料产地,降低运输成本,又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毕竟炼钢过程可能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而且,炼钢工艺复杂,操作危险系数高,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规范,加强安全监管。另外,随着钢材的生产,可能会出现市场竞争加剧,甚至有人仿冒伪劣产品的情况,需要提前谋划应对之策。”
朱由检目光坚定地看着三位大臣,说道:“诸位爱卿所虑甚是,此事虽困难重重,但对大明发展至关重要,朕决心已定。洪爱卿,钢材冶炼技术研发、工坊选址与建设、技术人才培养等工作,就交由你负责。务必组织顶尖的冶铁专家、工匠,全力以赴攻克钢材冶炼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