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由检等人漫步在街道上,观察着四周。孙传庭警惕地留意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洪承畴和杨嗣昌则小声交流着对这座城市的初步印象。】
【“陛下,你看这些西洋人,对当地百姓似乎颇为苛刻,街道上的土着劳工神色萎靡。”洪承畴低声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头,目光落在一个正在搬运货物的土着身上,那人身形瘦弱,却扛着沉重的货物,脚步踉跄。】
【这时,一个西洋监工模样的人走过来,对着那土着就是一脚,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着听不懂的语言。】
【朱由检心中一阵怒火涌起,但还是强忍着,对杨嗣昌说:“杨爱卿,想办法找个懂他们语言的人,朕要了解更多情况。”】
【杨嗣昌领命而去,不多时,带来了一个当地的少年。少年有些胆怯,但在杨嗣昌的安抚下,逐渐放松。】
【朱由检温和地问少年:“孩子,你能帮我们翻译一下他们说的话吗?”】
【少年点点头。正巧此时,不远处一群西洋人正在热烈交谈,少年仔细听了一会儿,翻译道:“他们在说最近从本土运来的货物太少,利润降低了,打算加大对种植园和矿山的压榨,让土着们干更多的活。”】
【朱由检眉头紧皱:“如此行径,实在可恶。这哪里是发展,分明是剥削。”】
【孙传庭气愤地说:“陛下,这些西洋殖民者,如此对待当地百姓,实在令人不齿。”】
【洪承畴思索着说:“陛下,看来他们的治理模式虽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隐患极大,极易引发民愤。”】
【朱由检等人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热闹的集市。集市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西洋的钟表、火器,南洋的香料、珠宝,应有尽有。】
【朱由检走进一家售卖火器的店铺,佯装成商人询问价格和性能。店主是个西洋人,见有生意上门,热情地介绍起来。】
【通过少年的翻译,朱由检了解到这些火器的制作工艺和威力。他心中暗暗思忖,大明的火器发展虽已有一定成果,但与这些西洋火器相比,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
【离开店铺后,朱由检对洪承畴说:“洪爱卿,看来我们的火器制造,还需加大投入,精进技术。这些西洋火器,确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洪承畴点头称是:“陛下所言极是,回去后,臣定会同工部,商讨火器改良之策。”】
【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