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的特务连指导员,出镜相当少。或许是为了平衡拉拢杨丽娜引发的猜疑,那位自恃清高的导演,竟然以同样的名义,想要拉吕向军下水。
\n
吕向军是这样豪迈回绝那位导演的:怪不得你会拍戏,因为你太意想天开了。拍戏,需要想象力;但现实,得符合实际。
\n
这段插曲腾起的浪,很快便被部队的快节奏扼杀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n
五月中下旬,中队开始选拔一部分有骨干潜质的战士,进教导队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名额为十个。
\n
这种集训被称作‘学兵队’,目的是为本单位培养骨干。凡是进学兵队参加完三个月集训的战士,回来之后几乎都能成为中队的骨干力量。
\n
全中队的战士们纷纷踊跃表现,都想成为其中一员。
\n
而实际上,特卫局有三个队非同小可:学兵队,学员队,警卫队。
\n
简捷地概括而言:学兵队,培养骨干;学员队,培养干部;警卫队,为国家培养特卫!
\n
当然,这三者有着一定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最神秘最具威慑力的,当然是警卫队。任何一个中央首长的贴身警卫,都是通过层层选拔后进警卫队特训后的结果。进了警卫队,各项成绩合格,就意味着,一名中国特卫的诞生。
\n
而中国特卫,另外一个通俗的称号,便是-----中南海保镖。
\n
关于进学兵队特训一事,我知道自己排不上号,因此也不准备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但实际上,很多同年度的兵,都在积极准备,工作方面冲在前抢在先,中队长的房间,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或是打扫卫生,或是搞一些小动作,故意让领导感受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我很反感这种临阵磨枪的作风,想下学兵队想当骨干,早干什么去了?
\n
其实,进学兵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好处:考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