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两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一次公司内部的项目进度汇报会上,周江和林靓的团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周江的团队指责林靓的市场推广计划过于注重短期效果,忽视了产品的技术特性,可能会误导消费者;林靓的团队则反驳说,周江的技术方案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使用环境和市场接受程度,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
周江和林靓也亲自下场,互不相让。周江强调技术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先进的技术,一切市场推广都是空谈;林靓则指出,市场是产品的生存土壤,不了解市场需求,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转化为商业价值。两人的争论让会议气氛陷入了僵局,其他部门的同事都只能在一旁默默观望。
会后,周江和林靓都意识到,这样的竞争已经开始影响到项目的正常推进。他们虽然表面上还是保持着竞争的态势,但内心都在思考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就在项目负责人即将确定的前夕,公司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非洲当地政府的政策调整通知。新政策对进口技术产品的标准和认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周江和林靓之前的筹备工作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周江和林靓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继续竞争只会让项目陷入更大的困境。于是,周江主动找到林靓,提出了合作的建议。“我们都想为公司做出贡献,也都想在这个项目中证明自己。但现在看来,只有合作才能应对这个危机。我们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制定一个新的项目方案。”周江诚恳地说道。
林靓看着周江,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现在不是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携手合作,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于是,周江和林靓迅速整合了两个团队的力量,共同研究应对政策调整的方案。周江的技术团队负责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以满足新的标准和认证要求;林靓的市场团队则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全新的项目方案。这个方案既充分考虑了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又兼顾了市场的需求和运营的可行性。在向公司高层汇报时,这个方案得到了高度评价。
最终,公司决定让周江和林靓共同担任非洲和南美洲市场拓展项目的负责人。在这次危机中,他们从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不仅成功应对了挑战,也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然而,职场的道路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