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去买。”其余没能参选的人立马抢白。
“能。”宋南絮点头。
众人见她点头,一时又兴奋起来。
宋南絮摆摆手,示意大伙静一静,“只是有一点,我要与你们交代下,这批早稻收了,要优先换村里的种子。到了秋稻熟了,谷种多了,产量也稳了,外头的粮商怕是要抢着来收。”
这批早稻收了,主要是为了存种。
等秋季稻下去后,得的谷种一多,要是产量也高,自有人要慕名而来。
除开来年要用的谷种留下,其余的均可高出衡州市面的谷价来卖出去,要比往年的收入翻一倍。
这笔银钱怎么着也得让自己村里人先赚。
“这个是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众人听得眼睛发亮。
普通的水田, 亩产不过一石半。
若是这占城稻真能亩产三石,哪怕只拿四成,也比往年多收半石粮。更别说宋南絮说的 “高出市面谷价”。
由于前几年灾情闹的,各处粮仓空的,去年一年的收成下来也未能填满,粮商各处收粮,米价依旧未跌。
可大伙家中都难填肚子,没有几户敢卖粮的。
“我同意!”
赵刚一拍桌子,震得茶碗里的水晃出涟漪,“就按南姐儿说的办!抓阄吧!”
不知道是几家熟人与她缘分深还是怎么,抓阄三户,赵刚与刘家全抓上了。
占城稻喜肥,得赶在惊蛰前翻好地。
好在搭上刘牧云的关系,上回买驴的大孟,愿意将棚里的牲畜肥都给她留着,只要等村里的作物收完,把秸秆,麦穗,干稻草给送去几车给店家就成。
明儿就让赵刚领头,在雇几辆牛车去把骡马街屯的牲畜粪便给拉回来。
“抓着阄的明早来我这儿领谷种,每户先拿三十斤。” 宋南絮交代完最后一句,大伙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我都能想到今年秋天粮仓满了样子。”
“白米饭一天能吃一顿!”
“诶,不对啊,玉哥儿不是去买谷种的,眼下种子回来了,他人呢?”
人群中不知谁提了一嘴。
“就是,他辛苦几个月,舟车劳顿的,我们得给他办个接风宴才是。”刘富贵立马接话。
宋南絮被人齐刷刷盯着,扯出抹笑,“我不是有间铺子开业,江淮地方的丝绸好,我让他在那边多待一阵子。”
大伙瞧她面色淡淡的,以为说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