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样,既保证地方官府还有稳定收入,又让朝廷有了收税的名头,那就是明初就有的“商税”。
\n
对此,魏广德自然没有异议。
\n
只不过看到对于货物征收标准时,魏广德眉头微微一皱。
\n
明朝的商税,其实经历过三个税额,明朝建立前,因为军费高企,所以朱元璋最初定下的商税是十五税一,大明建国后放宽到二十分取一。
\n
之后,为了恢复手工业,让民间商业繁荣,很快就再次放宽到三十税一,甚至对其中一些百姓生活必需品采取免税措施。
\n
商税,也多集中在茶叶、铁器、盐巴和丝绸等奢侈品方面,而对布等施行低税率。
\n
张学颜这份奏疏,对于商税,是沿用的三十税一的标准,税额着实有些低。
\n
虽然低税对魏广德来说,其实是件好事,但魏广德考虑的更加长远。
\n
以后的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极大提高,三十税一的标准着实太低,朝廷很难收到足够的税银满足各方面的支出需要。
\n
即便生产力提高伴随着产量增大,朝廷的税银也会水涨船高,但魏广德知道明朝灭亡就是因为财政支用不足,而临时加税又全部被分摊到穷苦百姓头上,才导致明末流寇横行。
\n
既然已经打算提前祭出商税平衡大明的财政收支,魏广德自然不会为了小利而置大义于不顾。
\n
略做思考,魏广德就对张居正笑道:“叔大兄,这份奏疏早前张尚书就和我提过。”
\n
“哦。”
\n
张居正闻言微微点头,他昨晚和张学颜见过面,自然知道这份奏疏出台的原因。
\n
张学颜一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