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和同窗相互指点,让文章更加精进,也许运气好,你考试的题目就是这一篇了。
\n
所以啊,孙夫子也知道,现在像魏广德这样的孩童,写出来的东西大多狗屁不通,但是还是要让他们写,还要多写,早点养成这样的习惯。
\n
写的文多了,撞考官枪口上的几率自然就大得多。
\n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老师们常做的事儿,把自己代入考官位置上,给自己的学生出题,让他们来做,然后在指导修改。
\n
将来上了考场,要是考官真就出了这个题,那就恭喜,直接把以前联系的作文拿出来,过关的概率自然就高上一些。
\n
当然,要是遇到考官出题比较偏门,特别是出现所谓的截搭题,那就另当别论了。
\n
其实这样的方式,应付县试、府试一般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到了院试、乡试,可能就有点问题了。
\n
这其实也和孙夫子所在的圈子有关系,如果圈子里的朋友都是些只有秀才资质的,自然也写不出举人文章来,就算修修补补也不行。
\n
当然,这些学童们真要到了那个程度,也会再寻名师指点,孙夫子可不认为自己真能教导出举人来。
\n
不过,对于这些都还没有跨过那道门的学童们来说,先解决县试和府试就成,至少不能砸自己的招牌。
\n
现在孙夫子指点的这些学童就是他认为最有机会考过院试的,至于其他的,慢慢来,也不急。
\n
魏广德选的两篇范文,题目都是一样的,“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出自《大学》第十篇。
\n
文中的意思当然夫子也讲了,这就是生财之大道,其实也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