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先说到这,下面大家依次发言讨论吧!智者千虑,也必有一失嘛,我说的不足的地方由大家补充,最后我们研究一个初步方案,报乡党委上会研究。”
率先开口发言的是团结村书记孙明回,孙明回站起身说道:“我赞成徐乡长说的,我们团结村就是人多地少,有些少的一家才三亩多旱地,一亩零几分水田。一家人守着田地都吃不饱肚子,现在大多青壮力都是外出周边城市去打零工。回去我就安排几个村小组长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上报到乡政府。”
“徐乡长这个思路好,我们孙家营也支持。”孙荷花说道。
后面一众村书记依次发言,除了大麦村杨清林发言是模棱两可的空话套话,其余的都是表示支持。
众人发言完毕后,徐勃看向叶国斌说道:“叶书记,下面你也说说你的思路和看法吧。”
“好。”
随后叶国斌打开话筒说道:“同志们,我一个党委的副书记,今天受徐乡长的邀请和程书记的委托来参加乡政府这个会议,听完徐乡长说的发言后。
实话实说,我很惭愧,但同时也很高兴。”
“我十八岁不到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参加大队工作,83年包产到户的时候我已经是龙泉乡最年轻的大队书记了,八零年代末期组织调整我到龙泉乡农经站工作,后来又在乡政府干了十年副乡长。
现在回头看看这十年龙泉乡的发展,和周边乡镇一比,龙泉乡的发展基本还是停留在九三九四年的样子,我当了十年副乡长谈不上有什么功劳,顶多有那么一点点苦劳,这就是我惭愧的地方。
但是,刚刚听了徐勃乡长的发言,尤其提出是让各村回去总结查找各自的村情民情,环境位置特点,针对性的发展思路这条,我觉得龙泉乡的发展有望,所以我觉得很高兴。
我当了十年的副乡长,并没有提出和做出什么有利龙泉乡发展有利的事,说明我对做发展工作呢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我对发展方面就不说什么建议和意见了。
但是我作为乡党委分管党务的专职副书记,通过区委区政府派徐勃乡长这位有学历有思想的年轻干部下来咱们乡工作,我受到了启发。
台下的十几位村书记主任都是我的老同事,和我参加工作的时间差不多。
我建议咱们乡十一个自然村的党支部,要加强村里年轻党员入党工作,争取选用一些年轻人进村支委,让这群带着新思想,新技能,新知识的年轻人参与村集体大事小情的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