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上交国家了,杨红玉那纠结的心理也化解了。
可是果园留下来的一片狼藉,个别围观的群众在说,杨红玉本来是可以发一笔大财的,可是“到嘴的鸭子又飞了”。
“宝藏本来就属于国家,他个人也不能私自保存呀。”
“红玉,你雇了这么多机械,停工好几天,又在你的果园里挖掘了这么大的深坑,你得找政府要补偿费呀。”
杨红玉听了这些话语黯然一笑。
“秀红,咱就不给政府添麻烦了。”
“看来你们家还是不差钱儿啊。”
杨红玉没有说话。
张江从远处走来了。
杨红玉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离不开张江,但是又怕见到张江。担心见到他,规划领导同意,面临的资金缺口如何去筹集?“爸,咱们的规划领导已经认可了。”
杨红玉一听,那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果然就是那个事儿。
“张江。领导认可简单,可是那么大的资金缺口难办呀。”
“爸,有政策的支持,有领导的认可,你就不用操心了。”
“张江,咱们填埋的大坑还没有完工,一条路又要加宽,这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呀。”
“爸,领导也知道你也曾经做出过承诺,在这个时候,咱可不能失食言呀,就是想办法也要干下去。”
规划好做,领导认可也简单,资金缺口难以筹集。
在山区修一条公路至少需要几百万,红玉想,我这几十万就是九牛一毛。
张江陷入了困惑。
海红看到张江郁闷的样子。
“张江,又遇到什么事了,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
张江凑到海红前,把当前遇到的困难和爸爸的顾虑说了。
海红听了之后,没有一点的心理压力。
“张江,国家不是有贷款修路这项政策吗?你去贷款,我相信政府一定会支持的。”
“政府支持,谁来给你做担保,再说咱们拿什么抵押,那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张江,爸答应的事,咱们可不能做那言而无信的事。你还是想想办法吧。”
张江听了海红的话,真是验证了老丈人说的那句话,“馒头比龙体大了”。
筹集几百万资金,又摆在了张江面前。
他突然想起了海涛曾经说过的话。
他在外一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小业绩,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