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敏一案中,我知你艰辛,却只恨自己远在徐州不能替你分忧,”
顾望之眼眶一热,连忙低下头生生将眼泪憋了回去,生怕他瞧见。
迅速整理好神色后又立马笑嘻嘻地打趣道:“你辛苦打理了徐州这些年,才叫它有了如今的起色,你也舍得?”
蔡京默了片刻,又开口道:“现任的同知李延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是个清正廉明、德才兼备之人,又跟了着我一同打理徐州上下事务许久,如今已然可以独当一面,届时我自会上奏推举他为新任知州。”
原来他早有回京助我之意,竟连身后之事也打点妥当了。顾望之抿了抿唇,心下有些感动。
“蔡京,我有一事须得问你,”顾望之忽而正色道,盯着蔡京,“虽你当初同我说过,太子有太子之缺,摄政王有摄政王之弊,可这两者,若是真的到了不得不选其一的地步,你选谁?”
蔡京闻言一愣,举了酒盏猛然一口灌下,思忖了片刻又道:“我依旧是那句话,谁也不选。帝王仁而懦者,易使朝政积弱积弊,虽有雄才而暴虐者,必好大喜功而受难于民,他们二者皆非良策。”
“顾望之,若是从前,我等两面不沾、欲为纯臣者便只能屈于一隅,不得出头。“他眸光灼灼地看向顾望之道,“可如今,是你给了我们第三条路。”
“我知你心中谋划,如今两党相争,若一家独大,那这天下便成了一言堂。你虽明面上依附太子,实则暗中斡旋制衡,使得两党相互掣肘制衡,再借机推举纯臣上位。”
“无论是我、袁继鹏、顾望城还是更多人,是你浑浊聩暗中在为我们摸寻了一条新的出路,这一点,我蔡京从不敢忘。”
“知我者蔡京也,”顾望之眼眶一热,低头笑道,只觉得这些年不敢为人说的谋划筹略,如今也有了懂她之人,心中宽慰的同时,却也不免有些焦虑,
“只是如今,我倒有几分动摇起来了。官家眼下愈发病弱,我只担忧皇党和王党之间终有一日必要逼得我们做个决断出来。可我却始终看不明白,于天下百姓而言,高坐庙堂的帝王,究竟是该以‘仁’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故而有方才一问。”
“赫连玦在朝在野根基深厚,滋要是他不发兵起乱,便是太子有朝一日得登大宝,他也照坐得摄政王之位,党争便依旧在,你的法子就依旧管用。待得终有一日朝中皆是忠虑骨鲠,上下清廉,届时太子的仁懦便未尝打紧了。”蔡京缓缓言道。
“我只怕……”顾望之抬眼望了望愈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