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准备,呈上一份奏折:“此乃北庭都护府部分钱粮支用存疑之处,请陛下御览!至于结交藩部,乃北庭军中将士风传,陛下可遣锦衣卫密查!”
朱祁镇接过奏折,扫了几眼,随手就放在了一边。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一直微闭双眼假寐的张辅身上:“老国公。”
辅出列:“老臣在。”
“你乃四朝老将,对此弹劾,有何看法?”
张辅侧头看了看那个梗着脖子的御史,嘴唇上下动动,显然没有什么好话,于是硬着头皮道:“回陛下,御史风闻言事,本就不和朝制。井大都护镇守北疆,功勋卓着,扫漠北,安诸部,开屯垦,通商路,其功绩有目共睹。至于钱粮支用,边镇复杂,或有疏漏,然‘靡耗国帑’、‘中饱私囊’之说,老臣以为纯属栽赃陷害。至于结交藩部……边将为安抚人心,与部落首领礼尚往来,亦是常情,若未逾越朝廷法度,不宜苛责。”
他这番话说得硬邦邦的,既没否定弹劾,又强调了井源的功劳,还为“结交”找了理由,最后把皮球踢回给皇帝。
朱祁镇不置可否,又看向兵部尚书邝埜:“邝卿,兵部如何看待?”
邝埜立刻出列,声如洪钟:“陛下!井源或有粗疏之处,然其对陛下之忠心,天日可表!北庭之稳固,关乎北疆百年安宁!若无井源此等敢战、能战之将镇守,瓦剌残部、鞑靼心怀叵测之部落,焉能如此安分?些许钱粮疑点,查清即可,若因噎废食,自毁长城,臣恐漠北再生变乱!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井源绝无二心!”
武将一列也纷纷出言支持井源。
朱祁镇听完,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御史风闻言事,弹劾边将,无确凿证据,妄加揣测,扰乱军心,此风不可长!念尔初犯,罚俸一年,以儆效尤!若再有捕风捉影,构陷边将之举,定严惩不贷!”
那御史脸色一白,颓然退下。
朱祁镇这一手,给了井源一颗定心丸,还让兵部和邝埜欠了个人情。
乾坤袖里,翻云覆雨,将一场可能掀起的风波,悄然化解于无形。
坤宁宫里,朱见泽一天天长大,掌心的七颗红痣依旧清晰。
关于他名字“泽”字的解读,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也悄然流传开来。
“泽,乃水聚之地,恩泽、福泽之意!陛下赐名‘见泽’,是期望小皇子如大泽般福泽深厚,恩泽万民啊!”
“不仅如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泽字,亦有包容、承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