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使团成员们异常沉默。
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被轰平的土丘景象在脑中挥之不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内部矛盾,什么教派之争,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少人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这都司……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安全啊!
………………
胡濙最近很“安静”。
非常安静。
安静得让朝中同僚都有些不适应。
自从得了皇帝“老成谋国”的御笔匾额和一堆赏赐后,老胡头仿佛换了个人。
上朝时眼观鼻鼻观心,轻易不发言。
散朝后直接回家,闭门谢客。
连最爱去的茶馆听说书都戒了。
书房里那些关于“立嫡立长”、“国本固则社稷安”的书籍文章,被他一股脑锁进了箱底,钥匙扔进了后院池塘。
“老爷,您……真没事吧?”老管家看着自家老爷天天对着那块金灿灿的“老成谋国”匾额发呆,忧心忡忡。
胡濙捋着胡子,叹了口气:“没事?事大着呢!陛下这匾额,是赏赐,也是敲打!‘老成谋国’?嘿,就是告诉老夫,该老成的时候就老成点,不该操心的别瞎操心!立储?那是陛下心里有本账!老夫再蹦跶,下次赏的怕就不是匾额,而是……廷杖了!”
他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老腰。
老管家似懂非懂:“那……老爷您就真不管了?”
“管?拿什么管?”胡濙翻了个白眼,“陛下春秋鼎盛,吴王殿下聪慧仁孝,深得圣心,这储位……迟早的事!老夫急什么?再急,能有乌斯藏那摊子事急?那才是陛下眼前的心头肉!老夫现在啊,就一门心思把都司谈判这摊子烂事捋顺了,就算对得起陛下‘老成谋国’这四个字了!”
他已打定主意,在吴王正式册立之前,坚决当一只安静的“老鹌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胡濙是消停了,但朝野上下关于“立储”的猜测和流言却像野火一样烧了起来。
“听说了吗?胡老尚书那次冒死进谏,陛下非但没怪罪,还赏了御笔匾额!这信号……还不明显吗?”
“明显什么?陛下就说了句‘知道了’,啥也没表示啊!”
“你懂什么,这叫圣心默许,陛下那是给吴王殿下铺路呢,等乌斯藏这事儿一了,说不定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